(相關資料圖)
1953年,年僅15歲的萬其興就開始學習制作二胡,1992年,萬其興開辦了古月琴坊。萬其興說過:“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夠了”,也正是秉持著這種理念,近70年的制琴生涯中,萬其興始終潛心研究二胡制作技藝,堅持自己親手制作二胡、調試二胡音色,并到生產一線把關二胡品質,牢牢把控每一把琴的音色、質量,廣采百家之長,制成了享譽海內外的“萬氏琴”。
外界評價“萬氏琴”音色豐滿甜美,上下把位通暢,具有江南水鄉委婉、甜美的特色。正是由于具備這樣的特質,古月琴坊出品的二胡,歷來廣受眾多演奏家的認可。
古月琴坊的發展離不開萬其興奠定的扎實基礎和付出的努力,為了將這一傳統手藝發揚光大,他毫無保留地將制琴技術傳授給學徒們。廠中的大部分制琴師傅,都是萬其興一手帶出。而其中他最得意的兩位,便是黃建洪和卜廣軍,也正是他的兩位女婿。在萬其興的言傳身教下,黃建洪、卜廣軍也已成為“二胡制作大師”,在眾多二胡制作比賽中屢獲嘉獎,并在國際上取得了極高的知名度。
現在,黃建洪和卜廣軍共同負責古月琴坊的生產、管理和銷售等工作。在人才培養的梯隊建設方面,萬其興的孫女婿也隨岳父卜廣軍學習制琴技藝,在琴坊“扎根”,并已取得較好的成績。如今,在梅村開辦二胡廠的多位二胡制作師均出自萬其興的門下。
梅村成為中國二胡之鄉,其中也離不開萬其興家庭的共同努力。萬其興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為遠近鄉里所稱道,萬其興家庭也成為當地新時代創新發展、創業致富的典型與代表。他們齊心協力,不僅傳承了萬氏制琴技藝,更是提升了“梅村二胡” 知名度與影響力,推動了梅村二胡產業的發展與二胡文化事業的繁榮。(梅萱)
校對 王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