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京報訊(記者 慕宏舉)6月26日是第36個國際禁毒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獲悉了一起打著“上頭電子煙”名號的涉毒犯罪案例。
該案中,楊某在網上看見有人銷售一種“上頭”的電子煙煙油,還看到有人評論說“感覺不錯”,之后便打起了生意經,自己買來后向他人轉賣。
又過了一段時間,楊某為了擴大生意規模,增加收益,開始從網上購買合成大麻素粉末和其他“佐料”,自己制作電子煙煙油裝入電子煙桿內制成電子煙。楊某還給自己的產品起了一個響亮名號“魔仙堡”,并自稱不含違法成分,通過微信進行網絡宣傳及銷售。
2021年7月間,楊某先后三次向王某和陳某出售添加了毒品合成大麻素的“上頭電子煙”。陳某及王某從楊某處購買“魔仙堡”電子煙產品后,也開始向他人轉賣牟利,2021年7月間,陳某先后三次向常某和劉某某販賣其從楊某處購買的“上頭電子煙”。王某先后三次向趙某販賣添加了毒品合成大麻素的“上頭電子煙”。
后來,楊某自創的“魔仙堡”電子煙被媒體曝光,其意識到了自己的銷售方式“太過張揚”,可能招來執法機關,于是售賣行為開始變得隱蔽,只采用快遞或閃送等方式交貨。2021年7月17日,楊某、陳某、王某在各自的暫住地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在楊某住處起獲可疑白色粉末及透明液體共58.64克,在陳某處起獲可疑透明液體6.56克,經對可疑物品進行毒品檢驗,均檢出合成大麻素類物質。
法院經審理認為,楊某多次販賣合成大麻素類毒品,數量較大;陳某、王某多次販賣合成大麻素類毒品,情節嚴重,三人的行為均已構成販賣毒品罪,應予懲處。判處楊某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一年,罰金人民幣八萬元;陳某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罰金人民幣四萬元;王某有期徒刑三年,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在案款物依法處理。
法官表示,2021年5月11日,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將合成大麻素類物質和氯胺酮等18種物質列入<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增補目錄>的公告》,決定正式整類列管合成大麻素類新精神活性物質,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本案三名被告人明知所販賣的電子煙中含有合成大麻素類毒品,多次向他人販賣,情節嚴重,楊某販賣毒品數量較大,且楊某、陳某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應從重處罰,三人的行為均符合販賣毒品罪的構成要件。
法官提示,合成大麻素類新精神活性物質已被整類列管,一些商家宣稱的所謂不含任何違規成分、“合法上頭”等均不可信。另外,在我國打擊毒品犯罪的高壓態勢下,犯罪分子也不斷改良毒品外觀,使毒品外觀更具迷惑性以便于流轉。尤其是青少年涉世不深,對于毒品分辨能力差,更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受到毒品侵害,公眾應當增強辨識毒品的能力,提高防范毒品侵害的意識,對于電子煙一類的產品或其他食品,如果宣傳語中提到“上頭”、“快感”之類的詞語,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自身受到傷害,如果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校對 賈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