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10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圍繞今年“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活動主題,由蚌埠市文化體育旅游局、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蚌埠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寧波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蚌埠日報社、蚌埠市文化館活動聯盟協辦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展銷活動在蚌埠文化劇場、龍子湖風景區文旅集市舉行,通過聚焦非遺項目,推出蚌埠市第五屆非遺線上購物節、非遺展演活動、非遺知識問答、童眼看非遺等,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以此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示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跟隨記者的鏡頭,帶你領略璀璨文明。
上午8點半,非遺線上購物節在龍子湖風景區文旅集市舉辦。蚌埠特色傳統技藝類項目、非遺傳統美食類項目產品以及寧波市特色非遺項目在線上平臺進行非遺宣傳與直播帶貨。剪紙、面塑、竹編、二劉燒蝦......眾多非遺項目引導廣大民眾暢享非遺購、探訪非遺味、共赴非遺游?,F場,非遺項目傳承人邀請游客參與互動制作。通過“活態展示”“動態傳承”,激發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力和創新發展潛力,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蚌埠日報抖音進行全程直播。
上午10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活動在蚌埠文化劇場舉辦。來自蚌埠、寧波兩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粉墨登場迎盛世,薪火相傳展風采。此次展演遴選了蚌埠市優秀非遺節目7個,邀請寧波市優秀非遺節目3個來蚌交流展演。通過甬蚌兩地非遺節目同臺競演向廣大群眾展現傳統非遺無窮魅力,推深甬蚌兩地文化交流合作。蚌埠日報微信公眾號進行全程直播。
部分節目介紹:《蘭花灣 淮水情》?;ü臒羰且环N流行于淮河流域,以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相結合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形式,它把情節性的雙(三)人舞和情緒性的集體舞完美結合起來,是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間舞蹈之一。
寧波市文化館選送舞獅《獅王爭霸》。寧波舞獅起源于明未清初,相傳明清年間浙東沿海海盜猖獗,寧波沿海地區的青年習武抗盜,在與海盜的斗爭中,人們身披紅毛之獅壯威,發現海盜登陸,即以獅子出場為號,齊聲吶喊,奮起抗擊。海盜見之喪膽,狼狽逃竄。慢慢地,舞獅子成了沿海地區喜慶娛樂的活動。經過舞獅藝人多年的創新和提高,寧波的舞獅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色,富有觀賞性。
花鼓燈串燒《群芳爭艷》?!度悍紶幤G》編導由花鼓燈國家級傳承人婁樓老師以“蘭花”三大流派風格元素中提煉編創。馮派風格“風擺柳”優美俏麗、灑脫大方、溜得起剎得住的韻律,表現出“蘭花動人的藝術魅力。鄭派花鼓燈表演,鄭派風格“俏整裝”特點是秀美利落、敏捷端莊,突出梗提收放的節奏感,體現出顯明藝術風格。陳派花鼓燈表演,陳派風格“扭擰上山步”特點是柔美靈巧、顫顛扭擰,展示出女性曲線美,突出三道彎的獨特風格?;ü臒艚∩砦?,花鼓燈健身舞“好一個花鼓燈”運用花鼓燈素材以健身為目的,提煉編創出新的動作語匯,體現出時代的精神風貌。
寧波市文化館選送的木偶摔跤《得勝歸來》。木偶摔跤是流傳于寧波余姚泗門一帶的民間民俗舞蹈,在當地也俗稱為“摜木頭人”,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木偶摔跤極具藝術觀賞價值,是一種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傳統舞蹈藝術。
記者 何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