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南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戴愛國
黨的二十大為新時代教育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湖南中醫藥大學作為中醫藥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高地,要時刻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教育、科技、人才以及健康中國工作的新論斷、新定位、新要求、新期待,全面提升中醫藥人才培養質量,全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以及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一、固育人之本,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領中醫藥人才自主培養。
育人關乎方向、育才關乎質量。中醫藥院校不僅要培養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者,更要培養有理想、有擔當、有勝任力的時代新人。一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線,把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在對醫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中醫發展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力求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教書與育人的統一。二要扎實有效系統推進“三全育人”和十大育人工作體系,圍繞立德樹人目標來設計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和管理體系,譜好人人育人“協奏曲”,強化時時育人“磁力場”,建造處處育人“生態渠”。三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加強醫學生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教育,讓中醫藥學子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儲備知識、淬煉品格,把中醫藥這篇論文寫在中國大地上。
二、領學科之先,以“新醫科”建設內涵強化中醫藥人才自主培養。
中醫藥人才培養與其他現代學科相比,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和人才培養特點。當下,立足新醫科建設背景下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一要走穩中醫藥人才培養傳承守正之道。遵循“重經典、跟名師、早臨床、多實踐”的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結合“特色化”的師承教育和“標準化”的院校教育,為中醫藥發展構筑人才之基。二要探索中醫與西醫的融通創新之道。堅持中西醫結合是我國新冠疫情防控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但目前兩者間還缺乏有效的交叉融合。中醫藥院校要積極探索,用“和而不同”的大智慧,深度理解、不斷探索、不斷求證,形成1+1>2的結合,共同守護好人民健康。三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服務湖南發展需求,鼓勵面向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交叉融合,促進醫工、醫理、醫文學科融合,推進“中醫學+X”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
三、應時代之需,以“健康中國”戰略需求推進中醫藥人才自主培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院校要針對國家、社會、人民群眾對中醫藥人才不同層次的新需求,開展人才“分層分類培養”。要探索長學制精英教育模式,培養出深切認同中醫藥文化、深刻領悟中醫藥理論、深入掌握中醫藥實踐能力、深度認知中醫藥科研創新的“拔尖鐵桿”中醫藥人才。要構建大眾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人文科學素養良好、掌握中西醫結合技能、臨床醫學技術的現代應用型中醫藥人才。要試點基層訂單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為鄉鎮衛生醫療機構提供“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層實用型中醫藥人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