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得有一年,我在家里做飯,三四名農民拿著幾筐剛摘的無核白葡萄來我家。原來,他們參加葡萄種植技術培訓后,葡萄獲得了大豐收,專門過來感謝我,還不忘帶了自家種的葡萄讓我嘗一嘗。我當時特別感動,更加認識到了農技推廣的重要意義?,F在回想起來,這些事情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我現在還能回味起當時葡萄的甜味?!?月1日,“葡萄奶奶”海力其汗·玉素甫向記者說起讓她感動的故事。
乍一看,身穿深藍色長裙的海力其汗,和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沒什么太大區別,但與她的目光交匯后就會發現,她眼神里有一種很篤定的東西,散發著知性的光輝。
年輕時的海力其汗總是很忙,常常到村民家的葡萄地里轉。通過她的推廣,吐魯番的葡萄種植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通過改變葡萄架的搭建方式和葡萄苗的株距,一畝地可種植的葡萄株數從30株到90株,大大提高了葡萄的產量。
“葡萄產量提高了,收入也會提高,農民們都特別高興,他們專門帶著自己種的葡萄來讓我嘗嘗??吹剿麄兊男θ?,我心里特別高興。”海力其汗說。
1988年,一些農民使用了未經實踐檢驗的藥品,使得葡萄葉片出現了卷縮、枯黃的狀況,已經種下3年的532畝葡萄面臨絕收。海力其汗知道后,鉆進葡萄園里細致地分析研究,提出了4項挽救措施,并挨家挨戶向農民講授方法。最終,葡萄得救了,而她的舉動更是深深打動了農民的心。那些年,海力其汗走在路上,經常會有農民對她說:“你到我葡萄地里走一圈吧,走一圈,我的葡萄園就豐收了?!?/p>
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科普先進個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多年的辛苦付出,海力其汗贏得了當地農民的認可與愛戴,還收獲了一個個沉甸甸的榮譽。面對榮譽,她不改初心:“葡萄是我一輩子鐘愛的事業,不管遇到多大困難,我一定要把技術無償教給農民,讓大家都能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