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當世一流的詩人”,在龍川河畔的一座二層小閣樓上朝南的房間里,高遠輕輕地推開窗戶,陽光肆無忌憚地灑進來,他打開一臺褪色的筆記本電腦,艱難又堅定的敲出這句話。旁邊的書架上躺著那本翻爛了的《蘇東坡新傳》,高遠就這樣靠著一根手指和對夢想的執著,寫出了幾百首詩歌。
高遠出生在龍川河畔新寺鎮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家庭,因為帶病早產,治療不及時,他自出生患小腦偏癱,人生一開始對他來說便是考驗。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家人堅信知識可以為他打開生活的另一扇窗。去不了學校,媽媽便在家教他讀書識字,他勤奮好學,別人一個學期的課程他只用一個月就能學完。
(資料圖片)
記者 胡婷婷:高遠的名字是誰起的?
高遠媽媽 沈卓玲:高遠的名字是我起的,剛出生的時候我給他取名高遠,是想讓他能夠高瞻遠矚,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高遠媽媽 沈卓玲)
記者 胡婷婷:在日常生活中,高遠更依賴誰呢?
高遠媽媽 沈卓玲:他更依賴我,作為一個母親, 我照顧他的衣食起居,在和他相處的過程中,我于他而言,亦師亦友,他的快樂和不快樂都會和我分享。當然,他更依賴他的書本,因為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和他的書本一起度過的。
2014年高遠媽媽帶他去北京求醫,或許是因為遠離故鄉的孤寂,他經常有感而發寫一些只言片語,比如“院子里躺著的被修剪下來的槐樹枝”“蹲在醫院走廊角落里等候的病人家屬”。那一年,他17歲,媽媽44歲,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遲來的青春期’碰上了‘提前的更年期’,空氣中彌漫著無處釋放的情緒”。
那一年他開始寫作,文字不為了給誰看,只是作為記錄和發泄情緒的方式。后來高遠發現,通過寫作自己的想法似乎更容易被他人理解,文字成了他與外界溝通的橋梁,久而久之,寫作便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記者 胡婷婷:在日常生活中,您覺得高遠什么時候最快樂?
高遠媽媽 沈卓玲:其實他每天都是快樂的,因為他的心態積極向上,最快樂的時候就是當他突然有了靈感,然后用詩詞把他的想法表達出來,拿過來和我一起分享,再讓我給他誦讀,這其實也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高遠媽媽 沈卓玲:
《有懷》
書劍沉浮馬背人,生來不為病囚身。
緊追衛霍平戎策,實溯文于護稷因。
湖上風波凌處士,林間原草賴邊民。
少年一貫青云志,莫負山河萬里春。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018年,星星詩刊刊發了高遠的《浣溪沙》詞一首,自此,他的努力慢慢被人看見。2019年年底,由于創作成績突出,高遠被甘肅省作家協會批準吸納為會員。2020年是他詩歌創作的分水嶺,在那一年里,除了新作,他更多的時候都在潤色之前的作品,他說:“追求數量的同時也要看重質量,要保證從我筆中出來的每一首詩都是精品?!?/p>
2020年,他的詩歌就在星星詩刊、陜西詩詞、當代詩詞、浙江詩譚、貴州詩聯、甘肅詩詞、長白山詩詞、寧夏夏風等知名詩刊刊發了十余首,他也通過這些作品逐漸走入讀者視野,開始應邀參加一些市縣文藝界舉辦的聯誼活動。活動參加得多了,也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滿腹的情懷終于能有人與他共鳴,更有在全國詩詞界影響較大的長者對他推崇備至。甘肅省楹聯學會的徐維強會長褒揚他是“詩筆出新,風骨不俗,令人喜古詩文一脈,于漳邑有承傳激揚者也?!备拭C省詩歌創作研究會的廖海洋會長更是直呼他為“襄武明珠,漳河俊乂”。
高遠爺爺 高保生:我家的娃娃特別愛寫詩,寫的也多的很,經常寫到凌晨兩三點。
高遠鄰居 談尕菊:高遠是我的鄰居,他從小生病了,沒有上過學,但是那個孩子特別上進,自學能力強,識了特別多的字,很多上過學的孩子都比不上他知識淵博。他最愛寫詩,寫的詩發表了很多,我們新寺鎮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在高遠家,大大小小的書架上放著的書他都讀過,《中國文學史》《哲學簡史》《圍城》……每一頁、每一行字,他都了然于心。其中《蘇東坡新傳》對他的影響最大,讀完《蘇東坡新傳》,從作者身上,他學會了理解這個世界,他說:“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
“他人的人生經歷,我只是觀眾,我的人生軌跡,亦無法參照他人的意志來演繹。”他在近日創作的《詩途漫漫》隨筆中這樣寫道。無論是克服疾病站起來,還是自學完成小學、初中、高中、本科的課程,這一路走來無一不困難、無一不成功。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在為實現他的人生目標而努力奮斗,寫作是他一生的追求。
記者 胡婷婷:您知道高遠最大的夢想是什么嗎?
高遠媽媽 沈卓玲:我的兒子志存高遠,他的夢想很大,也很小,目前的目標是想出一本自己的詩集,他現在已經完全能夠自理,我希望有個平臺,能讓他從自理到自立。
坐在高遠的床頭,記者隨手拿起那本《詩詞入門》,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筆記,抬頭迎上高遠的目光,他比劃了一個“六”的手勢,這本書他看了六遍。談起高遠的詩詞創作,他學創結合,轉益多師,初學杜甫、王維、李商隱,后來主攻宋詩,他的詩詞意境幽深高遠,不著苦吟痕跡,一派清麗自然。
“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于高遠而言,詩詞創作就是那一扇窗,透過這扇窗,他感悟著人間親情、山水自然的美好。“有愛、有夢、有所期待,便是青春最好的狀態”。這是記者從高遠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一句話,他“步履不停”“晝夜苦吟”,向夢想奔跑的步伐永不停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