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從“等案上門”到“訴源治理”上海持續推進基層法治服務站點建設
近日,上海市二中院與上海市虹口區江灣鎮街道在彩虹灣社區舉行“喬法官工作室”基層法治服務點揭牌儀式。彩虹灣社區位于江灣鎮街道最北部,地處靜安、寶山、虹口三區交界處,共有四個大型居民區,也是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的動遷安置保障房基地。2016年起,這里承載了大量從虹口區各個舊改地塊搬遷過來的居民,當地居民對法律服務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新揭牌的基層法治服務點將主動服務于社區法治建設、矛盾糾紛“訴源治理”以及法治宣傳教育,讓社區居民身邊的矛盾糾紛和合理訴求在“家門口”得到有效解決和及時回應。
據悉,“喬法官工作室”基層法治服務點是上海市二中院在2019年以黨的二十大代表、立案庭副庭長喬蓓華名字命名成立的司法為民團隊,是訴訟服務、訴調對接和訴源治理工作的集成總平臺。工作室已建立了兩支隊伍即多元解紛隊伍及志愿服務隊伍。多元解紛隊伍現有186位特邀調解員,調解工作嵌入訴前、訴中、申訴、信訪等各個階段,全時段滿足群眾的調解需求。其中志愿服務隊伍又分為訴訟服務志愿者團隊和為民服務志愿者團隊。訴訟服務志愿者團隊是由65名青年律師及律師助理、高校法律專業大學生組成,主要參與案件信息查詢、心理疏導、智慧訴訟設備使用幫助、信訪矛盾化解等工作;為民服務志愿者團隊由上海二中院50名青年法官、法官助理組成,定期為工作室基層服務點提供線上線下法律服務,開設普法微課堂。兩支隊伍逐漸成為人民法院與廣大群眾緊密聯系的橋梁、訴訟工作與多元解紛有機銜接的橋梁、司法力量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橋梁。
(總臺記者 白廷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