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用操作系統能否徹底告別“卡脖子”危機?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計劃中首個微內核開源項目之際,《中國汽車報》邀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王耀進行權威解讀,把脈中國車用操作系統的市場化發展之路。
必須攻克車用操作系統戰略要地
王耀強調,中國車用操作系統是中國汽車產業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必須攻克的戰略要地。車用操作系統與汽車芯片在整個汽車產業鏈中,處于最底層的位置,具有很大的撬動作用,一旦底層的芯片與操作系統出現問題,會對我們整個汽車產業十幾萬億的產值產生重大的影響?!安僮飨到y內核是汽車高效安全的基礎,脫離了內核,上面所建的操作系統,中間件、功能軟件一直到應用,從根技術上來說是不可控的。一旦脫離了這樣的根技術,我們隨時都會被‘卡脖子’。”王耀坦言,中國已成為智能汽車的最大市場,技術創新和產業生態發展日新月異,迫切需要一個開源、開放的操作系統內核,支撐全新技術架構的軟硬件協同創新?!拔覀冇胸熑伪M快打造一個以開源內核為基礎的智能網聯汽車軟件系統中國方案。”王耀說道。
(資料圖片)
從產業層面看,傳統的汽車產業相對封閉,在軟件定義汽車的發展趨勢下,車用操作系統成為傳統汽車實現智能化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操作系統承接了上層軟件生態和底層硬件資源,是構建生態體系的關鍵。車用操作系統與汽車芯片在整個汽車產業鏈中,處于最底層的位置,具有很大的撬動作用,一旦底層的芯片與操作系統出現問題,會對整個汽車產業十幾萬億的產值產生重大的影響。面對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對車用操作系統的新需求,在決定系統性能和穩定性的內核上,既需要高安全,高可靠,同時又需要支撐高算力的計算芯片,還需要支撐多場景的豐富應用,要求特別高,這也是現在國內大多數企業在這方面還沒有很大突破的原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起并推動的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計劃,旨在通過對底層原創技術的開源,與行業共建、共享、共治,逐步發展出“根”在中國的新一代自主車用操作系統,其中的內核是真正的“根”技術。開源操作系統微內核,將有助于推動汽車領域的技術發展和開源生態建設,基于開源模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汽車軟件創新平臺,實現技術、人才、知識、項目、生態、資金等的共享,推動技術創新迭代。當我們整個產業在面對“智能化”的變革時,才可以真正從底層技術上夯實地基,實現超越。
目前,QNX、Linux、Android仍是底層操作系統的核心,主流車企的智能駕駛操作系統或車載操作系統大多采用QNX+Linux或是QNX+Android的組合方式。在車載操作系統應用領域,QNX操作系統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智能駕駛操作系統領域,QNX操作系統占據市場份額更是高達90%,幾乎處于壟斷地位,在車控操作系統領域,通過以中電科普華基礎軟件為主的國產操作系統廠商近15年的積累,我國已實現完全自主可控,得到規?;炞C,具備全面國產化替代能力,但受到國際主流產品的競爭,市場覆蓋率有限。我國在車用操作系統微內核方面的研究嚴重滯后于國際,沒有可以與QNX對標的國內產品,國產智能網聯汽車嚴重依賴于QNX操作系統,不僅具有“卡脖子”風險,而且制約了國產車用芯片和上層應用軟件的發展。
開源 助力操作系統市場化發展
操作系統的內核研發是一個系統工程,開發難度大、周期長,難以獨立形成商業模式,單憑一家企業的能力無法快速推進底層內核的建設與替代工作。目前開源的這款微內核,還不成熟,距離可上車量產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產業同仁秉承開源共建精神,積極加入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共建,群策群力,共同創造更多的成果。
在開源共建的基礎上,我們初步設定了三個階段的目標:到2023年底,可以完成POSIX PSE51并啟動OEM預研項目;到2024年,力爭實現功能安全的驗證并啟動OEM量產項目;到2025年,實現基于開源微內核的自主車用操作系統可以逐步替代QNX,實現自主開發和上車應用。未來的運營模式,希望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積極參與共建的基礎上發揮各自所長,形成增值的服務和產品,來滿足中國主機廠商的需要。
據了解,中汽協發布的開源微內核項目,適配了首款國產車用芯片,這正是芯馳這樣的企業對開源共建提供支持的表現。未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將通過開源共建生態,建立適配標準和技術體系,適配更多的國產車用芯片。
“開源只是一種共建的形式,要真正做到開源,需要產業同仁以全球化的視野和胸懷,共同構建開源生態,共創共享開源成果。只有在開源生態中所有的參與方都能從中獲益,產業層面才能真正形成生態合力?!蓖跻硎荆瑢φ噺S來說,開源可以獲得一個可控的自己的產品,同時有專業化的團隊,有整個團隊支持和服務這樣的產品。對Tier1來說,原來我們采購國外領頭企業產品的模式和QNX限制的模式就被打破。對于軟件企業來說,用開源內核不斷發展,有利于發展自己的產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推出的是社區版,每家企業可以基于它發展自己的發行版軟件,同時可以和自身的操作系統、中間件相結合,形成更好的解決方案。
王耀強調,開源是大勢所趨,但對汽車產業來說,推進的挑戰還是比較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如何更好的建立產業共識,包括產業上下游對開源認知的統一,比如開源除了“開放性源代碼”外,還代表著專利、技術、平臺的開放和共享;二是建立科學的共建共享機制,能更好的調動產業資源,在共識的基礎上,如何讓貢獻者能公平、方便的共享成果,積極為開源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