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津云新聞訊:6月28日,亞星聯眾(天津)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趙津津通過自助打印方式拿到了一份海關簽發的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有了這份證書,我們這批出口新西蘭的石油管道專用管就可以享受零關稅待遇,能減免關稅7萬多元,讓我們的產品更有競爭力。”趙經理表示。
亞星聯眾(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冊在天津市河西區的外貿公司,主要出口無縫鋼管、石油套管等產品,產品銷往新西蘭、智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趙經理說:“以前申請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時,時限性要求很高,有時候因為申報時間晚于開船日期,就不能申請證書了。去年,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后,還可以申請補發證書,現在申請證書更方便靈活了。”
據了解,《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于2008年4月7日簽署,同年10月1日實施,是我國與發達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2022年4月7日,中國-新西蘭自貿升級議定書生效實施,在原產地規則方面,升級議定書增加了原產地證書補發條款,引入經核準出口商原產地自主聲明制度,完善聯網核查系統等,大幅便利進出口企業通關享惠。目前,中新雙方在貨物貿易領域已實現高水平自由化,零關稅水平分別達到97%和100%。
為幫助天津市外貿企業充分享受自貿協定政策紅利,天津海關建立網格化管理模式,主動送政策上門,將協定升級內容及時宣傳到位;積極推廣應用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和自助打印措施,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根據出口產品在不同自貿協定項下降稅情況,指導企業擇優選擇適用證書種類,保障轄區內企業出口貨物能夠享惠最大化。今年以來,天津海關累計簽發中國-新西蘭原產地證書62份,貨值2700萬元人民幣,主要出口簽證產品有鋼鐵制品、塑料制品和農產品等,預計可獲得進口國關稅優惠約130萬元。(津云新聞記者陳汝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