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太平公主為武后幼女,所以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寵愛。她的名字并沒有流傳下來,有人根據全唐文中一篇文章認為她的名字是李令月。太平公主幼年之事生活在在武后的庇護之下,可以說是十分幸福的,但是等到她長大之后,作為公主,她的婚姻并不如意。等到武后去世,失去庇護的她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勢,必須親自參與到政治斗爭中,雖然前幾次都是勝利者,但在最后一次與唐玄宗李三郎的斗爭中,她卻慘遭失敗,最終被殺。
唐朝風氣十分開放,甚至可以說是有一些過于荒淫。從李世民開始,就曾經納寡婦、楊廣之女,甚至兄弟的王妃為妃嬪,也許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收納人心,但是他這種作風為當時的男女關系帶來了不良的影響。而武后出身的武氏家族并不是傳承已久的世家大族,并沒有特別強的禮儀規范,傳說在太平公主年幼的時候,她在回到外祖母家時曾經受到表賀蘭敏之的侵犯,武后隨后對賀蘭敏之施以重懲,但是這對太平公主卻已造成了傷害。
公主的的初婚駙馬名為薛紹,此時薛紹已經成婚。武后性格霸道,手段強硬。她的霸道也體現在了她最愛的女兒婚姻上面,薛紹之妻被她下令賜死。這樁染血的婚姻,在一開始似乎就預兆著不祥的結局。在與薛紹結婚之后,太平公主應該是十分滿意的,因為在這期間她多次生育,而且在這期間太平公主并沒有風流韻事傳出,如果生活能夠一直這樣下去,那么對她來說也許會是一種幸福,但是不久之后薛紹的兄弟參與了謀反,薛紹并未參與,卻在被施刑后關于獄中餓死。
武則天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認為是可能是出于對于薛紹的遷怒,也有人認為此時的武則天已將要登基,她想讓女兒與武氏聯姻,進一步鞏固她的權力。無論是什么原因,這一切是在無視太平公主的幸福的情況下做下的。薛紹死去后,太平公主少女的天真也一起逝去。隨后她嫁給了武攸暨。武攸暨此時也有妻子,武則天又一次展現了自己的殘酷,暗殺了她來完成自己的計劃,由此可知,在武則天心中,她的子女比其他人要尊貴,而相較于自己的利益,子女卻又不值一提。
也許是看清了母親的為人,也許是歷經世事之后明白只有權力才能夠保護自己,在這之后,太平公主不但開始風流了起來,同時也積極的投身政治之中。她參與了三次宮廷政變,第一次就是誅殺了她母親的男寵,也就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此時二人憑借武則天的寵愛,無法無天,李氏、武氏家族利益都受到了侵犯,這激起了眾怒。公元705年,張柬之眾人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逼傳位,同時誅殺了二張。
第二次則是消滅韋后一黨,因為被廢而磨去所有膽量的李顯登基之后,他過于放縱自己妻子女兒,讓韋后的勢力大漲,此時太平公主也開始不斷擴展自己的勢力,雙方頗有矛盾。后來李顯被妻女毒殺,韋后想要自己登基為帝,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就此聯合起來,將韋后一黨徹底消滅,韋后與其女安樂公主都被殺死,武則天碩果僅存的一個兒子李旦被擁上帝位。
太平公主的落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無論是男子還是女子,欲得天下都應該明白這句話,只有得到人心者才能使天下敬服,太平公主生活奢侈無度,所信用的臣子也都是阿諛奉承之輩,所行之路并不是正道,這樣的統治者不會得到天下人的認可。太平公主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她的失敗并不令人驚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