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前腳片仔癀提價,后腳就有了安宮牛黃丸或將跟上的聲音。
【資料圖】
日前,行業媒體賽柏藍報道稱,業內有聲音稱天然牛黃中藥材價格上漲,每公斤突破百萬元,預期安宮牛黃丸將漲價。5月26日,界面新聞致電主營安宮牛黃丸的中藥企業了解情況。同仁堂董秘辦及證代公開電話始終未接通。廣譽遠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沒有收到漲價通知。從線上渠道看,同仁堂、廣譽遠的安宮牛黃丸價格分別為860元/丸、780元/丸,也尚未有漲價情況。
近年來,中藥漲價屢見不鮮。前有東阿阿膠在13年內漲價18次,后有片仔癀接過“中藥茅”的位子,時隔三年后將每粒價格提升170元至760元。
除了東阿阿膠的“價值回歸”理念和文化營銷,原料稀缺、價格上漲是中藥提價的一大原因。片仔癀在5月初最新的漲價公告中表示,提價系片仔癀產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原因所致。
市場預計本次安宮牛黃丸漲價的緣由也是如此。安宮牛黃丸與片仔癀的成分均包括牛黃、麝香兩味藥材。據西南證券測算,天然麝香和牛黃在其成本中的占比合計超九成。
實際上,最近幾年里天然牛黃已多次漲價。據康美中藥網的數據,2020年至2023年1月,天然牛黃共漲價4次。2021年3月漲價20%,2021年9月漲價15%,2022年8月漲價5%,2023年1月9日漲價12%。而今年5月末,天然牛黃的價格為80萬元/公斤,相較去年同期的55萬元/公斤上漲45%。人工牛黃的價格則從今年3月初開始上漲,由900元/公斤增至目前的1500元/公斤。
這也不是安宮牛黃丸近幾年首次漲價。2019年12月,同仁堂宣布安宮牛黃丸提價。每丸價格從560元漲至780元,漲價幅度約為40%,從2020年1月開始執行。2021年12月,同仁堂再次提價10%至每丸860元,原因同樣是原材料價格上漲。
隨后,2022年1月,廣譽遠也發布調價通知,稱根據原材料價格及產品工藝特性,將安宮牛黃丸零售價提價至880元/丸。兩個月后,廣譽遠再次流出調價文件,其顯示另一包裝的鐵盒版、木盒版安宮牛黃丸將分別提價至980元/丸、1680元/丸。
安宮牛黃丸在坊間被稱為“急救神藥”,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鎮驚開竅,可以用于治療熱病、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癥等疾病。此外,該藥還被寫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
米內網的數據顯示,2021年,安宮牛黃丸在中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銷售規模超42億元,同比增長36.45%,是心腦血管疾病中成藥市場大品種。
需要注意的是,與片仔癀不同,安宮牛黃丸并非獨家品種。據國家藥監局,安宮牛黃丸批文共有125條,其中包括同仁堂、廣譽遠、片仔癀、佛慈制藥、和黃、太極集團、哈藥、三九、津藥達仁堂等眾多藥企。
此外,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吸引著后來者。2021年11月和今年4月,步長制藥分別宣布,擬以750萬元受讓長春新安藥業、以840萬元受讓遼寧漢草堂兩家擁有的安宮牛黃丸藥品生產技術。2022年,京新藥業完成對沙溪制藥的收購后,復產了安宮牛黃丸。柳州集團也推出該藥作為公司新品。
而安宮牛黃丸的價值門檻體現在原料來源上。此前,野生麝數量銳減,為保證藥材供應,國家自2003年起對天然麝香采取配額制。按原料分類,安宮牛黃丸分為雙天然(天然麝香、天然牛黃),天然牛黃、人工麝香,雙人工三類,產品價格遞減。
目前,市場僅有五家企業獲批使用天然麝香生產安宮牛黃丸,分別為同仁堂、廣譽遠、津藥達仁堂、南京同仁堂,以及片仔癀控股的龍暉藥業。這也建立起了前述公司在該品種上的護城河。其中,北京同仁堂的市場份額超過50%。
不過,一旦提價,前述公司的業績或也將受影響。如廣譽遠在剛剛在2022年走出“營收四連降”,但2021年和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3.16億元、3.99億元,亟需提升業績。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