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保送男生穿旗袍為同學加油:自信是人生出彩的前兆
6月7日,濟南第十一中考點外,已被保送的李同學特意穿一身旗袍來為同學加油。據他所說,自己媽媽沒有機會穿旗袍為自己送考,今天穿旗袍就是希望同學們“旗開得勝”。(6月7日 九派新聞)
有網友批判他身著女裝不倫不類,也有人批評他“嘩眾取寵”,還有人罵他“凡爾賽”……而筆者卻要為他的行為點贊,敢于突破傳統,男穿女裝,是有勇氣和魄力;敢于堅守內心,坦蕩地祝福同學是有格局和善良。自信大方是人生出彩的前兆,恭喜你,李同學!
“旗袍”又稱“祺袍”,因首字相同,取“旗開得勝”之意,高考戰鼓擂響時,不少應屆生的媽媽和女老師都會穿上旗袍祝福考生,李同學大膽打破“女性才能穿旗袍”的傳統認知,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和魄力,敢于堅持自己內心認定對的事,不管外界如何看待與評論,這樣的自信與灑脫并非每個人都能擁有。
面對高考,保送的同學就要一聲不吭才是低調謙虛嗎?當然不是。靠努力取得的成就,憑什么要小心翼翼,像做賊一般?為同學祝福本是一件美事,為何不能坦誠表達出來?《論語》言“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李同學大方地表達,展現了他內心光明磊落,格局很大。李同學這種行為“凡爾賽”嗎?不,相反,這是一種善良而真誠的舉動,有一位參加今年高考的同學在下面留言了:“如果我是他同學,考試的底氣都要足一些,感覺能沾到學霸的喜氣。”當男性穿旗袍時常會受到如“博眼球”“將高考娛樂化”等各種指責。其實大可不必那么較真,如手舉葵花,寓意“一舉奪魁(葵)”;考前吃粽子寓意“高中(粽)”等,這些事本身沒有意義,是我們賦予其美好的寓意。我們將美好的祝愿具象化為這一個個符號。李同學穿旗袍,無關美丑,主要是希望將自己的心意讓同學們了解到、感受到。不應對其過于苛責,掐滅了一個少年真摯熱忱的心意;應該多一分信任與理解,多一分包容與贊美。
自信樂觀是取得成功的基礎之一。這位李同學之所以能被保送,一定程度也跟自信有關。出彩的不該只有成績,衡量學生也不該只有單一的尺度。很驚喜,李同學讓我們看到了準大學生全方位的素質。“唯分數論”不算真正的“教育”,讀書學習,培養的更應該是人生格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修身”為先,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自尊自信的態度、真誠大方的個性和提高對世界的客觀認知的能力,才是學習最本質的內容。正如一句話所說:“學的東西大多用不上,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是伴隨一生的”。優秀的成績可以代表學生應對白紙黑字的試卷游刃有余,但無法肯定考生在人生大考面前,他們還能交出滿意的答卷。而李同學的自信大方,已經為他的人生奠定了基調,這種人生,很難不出彩。(王雨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