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季,莘莘學子將在屬于他們的青春戰場上擊鼓而歌,走進理想的高校。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2022年增加98萬人,創歷史新高,高考話題也是頻頻沖上熱搜。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基金經理,你應該擁有什么樣的教育背景?
這是有興趣從事投資行業家長和學生最關心的。
【資料圖】
目前公募基金共有超3000名基金經理,百億私募基金經理近200位,都是妥妥的“學霸”級人物。
優秀的基金經理們高考后會首先哪些學校呢?哪些專業又是輸出基金經理最多的呢?經小編梳理發現,國內大學來看,北大、清華、復旦位居前三,偶有哈佛、斯坦福學成歸來的“海龜”。
從專業來看,70%的公募基金經理具有經濟管理專業背景。 其中,金融、經濟、管理類專業貢獻基金經理最多。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數學、工程、計算機、微電子等理工科專業的基金經理數量不斷增加。
總體分布:以國內頂尖院校為主
北大、清華、復旦校友位居前三
觀上圖,清北復交作為國內的頂級高校持續為基金業輸出優質投管人才,上海財經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作為國內頂尖的財經類院校培養了眾多的基金經理,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金融類學科實力強勁的綜合大學也輸出了不少基金經理。
那么不同院校培養的基金經理業績如何呢?
相信這也是大家好奇的問題。據長江證券研報統計,通過計算基金經理代表產品的任期年化回報、最大回撤和夏普比率作為業績評價標準,來看看不同院校培養的基金經理業績是否有差別。受限于樣本數量,為了避免極端值影響,這里做了以下限制:(1)僅分析基金經理數量比較多的偏股類和偏債類;(2)剔除管理代表產品的時間少于1年的基金經理;(3)僅對基金經理人數不少于10人的院校做統計。
偏股類:清北復交高收益、高回撤
偏股類基金經理代表產品收益中位數TOP5院校見下表:
注: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清華大學不僅培養的偏股類基金經理最多,從中位數來看其業績也非常出色,看來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基金經理在股票投資上有其獨到的理解,當然,我們不能只看收益而忽略風險,實際上清北復交雖然收益較高但其最大回撤也較大,而人大雖然年化回報不突出,但回撤控制明顯更佳,畢業于這些頂尖院校的大多為高素質人才,投資能力可以說相差無幾,實際上他們的夏普率也是非常接近的,承擔多少風險就獲取多少收益這一真理在他們身上展現的非常明顯。
偏債類:復旦大學領銜
偏債類基金經理代表產品收益中位數TOP5院校見下表:
注: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復旦大學在偏債類中拔得頭籌,其夏普比率中位數也是最高,以歐陽凱、杜海濤為代表的債券名將取得了穩定且優異的業績;北京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分列第二和第三。債券類基金經理的收益差距不大,其較小的波動率讓夏普比率出現一定差異,可以看到清北的學子似乎更加的“藝高人膽大”,其凈值回撤中位數更大,拉低了風險調整后收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