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沒有體檢的王阿婆近來隱隱覺得不太對勁——小腹脹脹的,肚子似乎也大了一圈。來到同仁醫院體檢后終于找出了元兇——卵巢癌。
(資料圖)
30多歲時,王阿婆曾因大出血切除了子宮,僅保留了卵巢。“沒了子宮就不會得婦科病。”自從子宮切除后,王阿婆就覺得“萬事大吉”,以至于多年都不曾體檢。
今年王阿婆總覺得身體不太對勁,小腹脹脹的,肚子似乎也大了一圈。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王阿婆來到上海市同仁醫院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
然而,檢查的結果讓醫生和王阿婆都有些吃驚,在王阿婆的盆腔里竟然長著一個將近12公分的“大瘤子”。
“從影像學圖像來看,囊實性包塊里血供異常豐富。”此時,體檢中心朱鳳靈醫生腦海里掠過了三個字——“卵巢癌”。
第一時間,朱鳳靈幫王阿婆聯系到了同仁醫院婦產科丘瑾主任,在一系列的檢查和溝通后,丘瑾為王阿婆確定了手術方案。
術中發現,患者腫瘤確實來源于卵巢,且已經侵犯相鄰腸管的漿膜面,腹膜表面也出現了菜花樣的病灶,腫瘤浸潤性生長的特點讓它牢牢地固定在盆底,旁邊還緊鄰著輸尿管和血管。憑借嫻熟的技術,丘瑾團隊順利完成了卵巢癌根治術。病理報告顯示為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
術后,王阿婆在同仁醫院婦產科醫護團隊的精心照護下恢復得很快,一周后出院,并于近期再次入院接受了第一次化療。
作為婦癌之王,在我國卵巢癌年發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第 3 位,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之首。那么哪些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1、遺傳因素: 卵巢癌/乳腺癌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險因素,如有兩位或以上的近親患有卵巢癌,則預示著卵巢癌患病風險較高。
2、與月經相關疾病:過早開始經期、過晚進入更年期或兩者兼具,都可能增加卵巢癌的患病風險。另外如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癥、月經紊亂等患者,卵巢癌風險也會有所增加。
3、電離輻射及石棉、滑石粉等有毒有害物質,高脂飲食、肥胖及吸煙,均可增加卵巢癌風險。
但卵巢癌目前尚無明確的預防方法,僅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降低卵巢癌的患病風險。
1、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及時調整生活壓力等。
2、適齡生育,足月妊娠、母乳喂養可降低卵巢癌的發病風險。
3、科學避孕,長期規律口服短效避孕藥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
4、定期做婦科檢查,建議女性每年定期做一次婦科檢查。
5、基因檢測: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女性,建議進行必要的基因檢測,確定有無基因突變,明確患病風險,做到及時干預。
圖片來源于網絡
撰稿:趙 立
編輯:王 博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上觀號作者:上海長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