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務器量減價升,總體收入規模呈上升趨勢。
據IDC 數據,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約300 萬臺,同比-10.4%。從市場規模看,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規模達281.36 美金,同比+8.7%。
出貨特征:ODM 出貨跌量相對平緩,但以金額計市場規模顯著提升。從行業趨勢看,數據中心資本開支提供景氣支撐,ODM 出貨和收入占比提升,未來服務器白牌化有望進一步發展。出貨量方面,據IDC 數據,2023 年第一季度ODM direct 服務器出貨1.2 百萬臺,同比-7.3%。出貨量占比達到35.0%,同比+1.3pct。收入方面, 2023年第一季度ODM direct 服務器收入104.2 億美元,同比+47.0%。收入占比在2023 年第一季度達到37.0%,同比+9.7pct。數據中心是服務器最主要下游,全球數據中心大多位于美國;從市場份額看,北美頭部廠商占據云服務市場主要份額。據techjury 統計,位于美國的數據中心約為2701 個,遠遠超出其他國家。從云服務市場規模看,北美頭部廠商份額占比較高,2022 年第四季度亞馬遜、微軟、谷歌分別占比32%、23%、10%。資本開支方面, 2023 年第一季度谷歌、亞馬遜分別同比-26%、-5%;但微軟、Meta、甲骨文分別同比+24%、+26%、+139%。據DELL’ORO 數據,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數據中心capex 增速放緩至8%。由于頭部云計算廠商資本開支計劃修訂具有滯后性,我們認為短期資源會向AI 服務器傾斜,通用服務器空間或將一定程度上被擠占。
價格特征:均價增勢穩定,高端產品占比提升,除Intel 和AMD 服務器平臺切換外,AI 服務器亦是均價拉升主要致因。從價格區間上看,低價產品占比穩步減少。2023 年第一季度0~3K、3~6K、6~10K、10~25K、25K+服務器出貨量分別占比9.9%、29.4%、38.0%、20.2%、1.5%、0.5%、0.2%、0.2%,分別同比-4.5、-4.3、+3.9、+4.1、+0.3、+0.1、+0.1、+0.2pct。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均價為9.4 千美金,同比+21.2%。價格提升因素#1:服務器平臺切換。服務器向新平臺切換是ASP 提升的主因之一,2022 年Intel發布Sapphire Rapids(CPU),2023 年將發布Emerald Rapids;AMD 于2022 年發布的Zen4C 平臺。AMD Zen4 平臺和Intel 新一代服務器平臺Eagle Stream 預計將于2023 年第二季度末開啟平臺全面切換。因素#2:AI 服務器拉動。AI 服務器價格較高,未來出貨增速較快,服務器均價有望進一步推高。據集邦咨詢信息,2023 年全球服務器整機出貨量預計將同比-2.9%;但是受益于大模型激化,2023年全球AI 服務器預計將同比+38.4%至236.9 萬臺(估算基礎包含FPGA、GPU 等)。
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交換機市場高速增長,其中200/400GbE 收入同比增長141.3%。交換機將網路各個部件互相連接,是數據中心算力網絡的樞紐。在英偉達DGX A100 SuperPOD 中,140 個節點對應188 個臺Quantum QM8790,其中166 臺用于計算,22 臺用于存儲。此外,還有負責以太網管理的8 臺SN4600 及10 臺AS4610。
英偉達DGX H100 SuperPod 中,127 個計算節點對應64 臺Quantum QM9700。在英偉達DGX H100 SuperPOD 中,127 個節點對應64 個臺Quantum QM8790,其中48 臺用于計算,16 臺用于存儲。此外,還有負責以太網管理的8 臺SN4600C 及8 臺SN2201。
2023 年第一季度以太網交換機市場規模同比增長31.5%。從下游市 場看,數據中心及其他市場均有較大增速。非數據中心/企業園區和分支細分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38.7%,而端口出貨量增長14.1%。數據中心細分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23.2%,而端口出貨量增長19.7%。
在超大規模企業和云提供商建設數據中心網絡容量的推動下,高速以太網交換機市場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從產品分類看,高速交換機增長較快。2023 年第一季度,200/400GbE 交換機市場收入同比增長141.3%,環比增長14.3%;100GbE 收入同比增長18.2%;25/50GbE收入同比增長21.1%。
持續看好算力產業鏈,建議關注:海外算力產業鏈:工業富聯、滬電股份等。國產算力產業鏈:寒武紀、海光信息、興森科技、芯原股份、深南電路等。存儲芯片:兆易創新、北京君正、東芯股份、普冉股份等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下行風險;AI 發展不及預期風險;匯率波動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