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公司橫縱向全面發展,國內綜合性氣體龍頭服務商:工業氣體是現代工業的基礎原材料,廣泛應用于集成電路、液晶面板、LED、光纖通信、光伏、醫療、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等眾多領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戰略性支持作用,被喻為“工業的血液”。公司堅持的特氣領域縱向創新,聚焦特種氣體研發,高純二氧化碳、電子級氧化亞氮、電子級正硅酸乙酯、電子級八氟環丁烷、電子級溴化氫等產品被列入《江蘇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目錄》;同時橫向布局,跨區域發展,有計劃地通過自建及并購等方式拓展跨區域業務,2022 年設立全椒金宏、索拉爾綠色能源、長沙金宏曼德物流等子公司。
半導體電子特氣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公司氟碳類等新品逐步導入主流晶圓廠: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超純氨、高純氧化亞氮、正硅酸乙酯、高純二氧化碳、八氟環丁烷、六氟丁二烯、一氟甲烷、硅烷混合氣等各類電子級超高純氣體品質和技術已達到替代進口的水平,能夠滿足國內半導體產業的使用需求。公司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優異的產品質量等優勢,在電子特氣領域積累了包括中芯國際、海力士、鎂光、聯芯集成、長江存儲等知名客戶。電子大宗載氣項目及TGCM 業務獲得多項突破,公司相繼中標廣東粵芯能、天馬光電子、華潤上華等公司電子大宗載氣項目,以及SK 海力士TGCM 項目。
大宗氣體領域國內格局較為分散,公司加速整合:2021 年我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約為1798 億元,市場空間仍在持續擴大。國內氣體企業雖然數量眾多,但規模較小、產品品種和服務模式單一,國內工業氣體優勢企業亟需進行行業整合,加快發展步伐,縮小與國際龍頭企業的差距。自2020 至2022 年,公司控股的分子公司已經由27 家上升到61 家,布局區域從6 個增加至15 個。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3.41/28.27/35.22 億元,歸母凈利潤3.09/3.93/5.25 億元。對應PE 分別為40.18/31.56/23.63 倍,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電子特氣新品研發銷售不及預期;并購項目盈利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