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紅網時刻衡陽7月3日訊(通訊員 夏文輝)近日,南華大學資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2020級本科生周睿在其導師畢磊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陶瓷領域的頂尖英文學術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先進陶瓷》)上發表題為“Attempted preparation of La0.5Ba0.5MnO3?δ leading to an in-situ formation of manganate nanocomposites as a cathode for proton-conducting solid oxide fuel cells”(通過鑭鋇錳氧的制備原位形成錳酸鹽納米復合陰極用于質子導體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受到主編、審稿人和編輯部的高度評價,被選為期刊的封面論文。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是陶瓷材料領域的頂級期刊,主要報道陶瓷領域國內外最新科研成果,該刊當前影響因子為16.9,是陶瓷類期刊的第一名,在中科院和科睿唯安JCR分區中均屬于Q1類Top期刊。
據了解,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是一種新型友好的能源轉換裝置,它可以直接將燃料氣體轉換為電能,并有望實現熱電聯產,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傳統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高工作溫度(超過800℃)導致了許多問題,如電池壽命縮短、層間擴散和加工困難。研究發現,使用質子導電電解質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稱為質子導電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H-SOFC),可以在中溫下工作,符合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發展趨勢。但是,降低運行溫度也會導致陰極動力學緩慢,因此需要開發高效的質子導電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
南華大學畢磊教授課題組通過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此前未見報道的鑭鋇錳氧,并研究了其作為質子導電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陰極材料的結構、化學穩定性和電化學性能。研究發現,發現鑭鋇錳氧在700℃下能夠達到的每平方厘米最高功率密度1.5瓦左右,為目前被報道的基陰極燃料電池中顯示出最高功率。證明了錳酸鹽納米復合材料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科研工作是辛苦的,但也是有樂趣的。通過科研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習的進步,而學習知識又可以進一步為科研助力。”周睿說道,她在畢磊教授的指導下從事能源環境材料的研究工作,發表多篇一區論文,并主持省級大創項目一項。畢磊評價她“勤奮、努力,能很好平衡上課、學生工作與科研,并做得很出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