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自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啟動以來,鳳陽縣府城鎮團委借助地理位置優勢,以“校地共建”為抓手,念好“三字訣”,撬動高校優勢資源向基層團組織流動匯聚,實現高校、地方共青團組織力量互聯互通。
以凝聚青年力量和幫助青年成長為主線,塑造青年志愿服務新格局新優勢。2022年7月府城鎮團委與安徽科技學院共同打造“光輝”教育關愛實踐團,在大王府村開展為期一周的傳承紅色精神、安全伴我行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2023年3月在府城鎮樓西社區舉行“青春好伙伴,校地共成長”共建儀式,促成府城鎮8個村(社區)與安徽科技學院資環學院、人文學院等6個學院團委正式結對共建。共建至今,在校大學生累計開展防電詐、防溺水、安全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
以挖掘人才特長和發揮高校優勢為方向,實現校地共建項目有品牌有特色。2023年6月初,府城鎮團委面向安徽科技學院資環學院、動物科學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和外國語學院等5個學院,啟動選拔優秀在校大學生兼任府城鎮村(社區)團支部副書記工作,兼任時間為1年。截止目前,已確定8名在校大學生兼任府城鎮8個村(社區)團支部副書記,接下來將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
以抓好基層黨建和加強社會治理為促進,推動基層團建工作提效果增優勢。府城鎮團委借助共建平臺,豐富共建內涵,切實做到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2023年3月,安徽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赴府城鎮樓南社區開展黨支部共建活動,向樓南社區授予“安徽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黨員志愿服務站”牌匾。府城鎮依托黨團共建構建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基層治理工作新局面,切實提高社區治理水平和能力,同時增強對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教育。后續將陸續推進府城鎮各村(社區)與安徽科技學院各學院開展黨團共建。
下一步,該鎮團委將繼續做好校地共建,充分發揮安徽科技學院的優質青年學生力量,借事探索治理、借智碰撞制度、借力實踐政策,激發基層治理動能,不斷推動共建工作取得新成效,為深化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訊員 湯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