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請跟我來,這里是我們的沙畫社團,每天放學后,喜愛沙畫的同學都會來到這里上沙畫課”“聽,這是我校音樂社成員彈奏的曲子,美妙動聽,大家在這里一起享受音樂、享受快樂”......日前,在蕪湖市解放西路小學校園里,來自該校不同年級的紅領巾講解員們繪聲繪色地向前來學校觀摩的叔叔阿姨們介紹著學校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項目,舞蹈、棒球、輪滑、國畫、射擊......三十多門課程讓大家目不暇接、感嘆連連。
5月30日,由蕪湖市教育局主辦的2023年義務教育重點工作推進會暨全市中小學課后服務大會在該校舉行。蕪湖市教育局、蕪湖市科學技術協會、各縣(市、區)教育局(社會事業局、教育文體局)相關負責人和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代表及相關管理人員360余人齊聚校園,圍繞2023年義務教育重點工作,通過專家報告、現場觀摩、培訓交流等形式,推動全市課后服務再升級,推進全市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又一學期將盡,在這個時候舉辦這場會議,意義不言而喻,是“期末交卷”,更是一次升級再出發。
【資料圖】
課后服務成了學生最向往的時刻
國畫社團里,學生們圍上圍裙,一手執筆,一手按著畫紙,眉宇間有專注,也有藏不住的喜歡;棒球社團里,身著統一服裝的小球員們盡情奔跑,進球時哈哈大笑......課后服務時光里,解放西路小學里的歡笑聲有增無減,學生們興致盎然、開心自在。
“現在,課后服務成了學生們每天最向往的時刻”。據該校負責人介紹,兩年來,該校課后服務以“悅成長”系列課程為支撐,堅持以“誠心”打動家長,以“巧心”推進課程設置,推出三十多門社團課程,以“精心”組織課后服務,以“暖心”看護好每個學生,讓“悅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主旋律,每個學生都能在校園里“悅享成長”。
在蕪湖市,像解放西路小學這樣充滿幸福感的學校不止這一所。近年來,蕪湖市積極推進“三心工程”(放心午餐、安心午休、愛心托管),助力“雙減”政策落地。以“順民意、暖人心”民生工程為切入點,制訂了《蕪湖市 2022 年民生工程中小學課后服務實施方案》,圍繞減負提質目標,實施保障服務時間、規范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落實督導評價、嚴格安全管理等多項措施保障課后服務高質量發展,并指導各縣(市、區)制訂“一區一策”和“一校一案”。全市329所義務教育學校開展了課后服務,覆蓋率達100%;參加課后服務學生數26.4967萬名,學生參與率達93%,1.963萬名教師參加課后服務,教師參與率為94%。優質的課后服務讓學校不再只是教授文化知識的地方,更成為學生們發展興趣愛好、放松心情的園地。
念好“五字訣” 滿足“上好學”的期盼
在當天的義務教育重點工作推進會上,蕪湖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兵回顧了近年來全市基礎教育在變革中的發展印記,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十二條”“三心工程”“悅成長系列課程”“1452智慧蕪湖教育工程”等,舉措不斷,創新連連,為賦能推動全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
“要想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的美好期盼,還需要再努力,要在新、全、優、減、提這五個字上下功夫”。李兵說,這“五字訣”將直接關系著接下來全市義務教育重點工作的開展,新即是樹立新理念實施新課程,系統推進義務教育新課標實施,全面落實新課標的理念、精神和要求,使新課標、新課程、新教學、新評價盡快成為蕪湖教育的新常態,爭創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先鋒和區域樣板。全則是全面推進五大行動,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義務教育“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發展,將“德育鑄魂、智育提質、體教融合、美育熏陶、勞動促進”貫穿于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優則是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一步優化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和資源配置,深入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確保到2025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達到80%以上,部分地區要達到基本全覆蓋,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關于減和提,則是減輕負擔,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長,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鞏固“雙減”成效,給學生更多自由成長的空間,同時提升質量,推進“悅成長”示范校、特色校創建工作,加快精品課程建設,拓寬服務渠道,推動區域課后服務特色項目建設,實現優質服務“廣覆蓋”,讓更多學生享受優質服務帶來的成長快樂。并提升作業質量管理實效,利用信息技術加強作業管理與分析診斷,推動作業智慧化管理,建立市、區、校三級科研聯動,加強作業設計研究,提升教師作業設計能力水平,不斷提高作業的針對性、有效性,讓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最高質量的作業。
“悅動”越樂系列課程中的旱地冰壺課
ARVR課程的學生講解員正在向觀摩校長介紹儀器操作程序
“悅研”越廣系列課程中的國防教育
上一秒定方向定思路 下一秒現場培訓
“上一秒才謀定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下一秒就送來了培訓,想我們所想,急我們所急。”觀摩結束后,重新坐到會場,談論即將開始的兩場培訓,一名與會人員贊嘆說。
作為這次大會特別設置的一個環節,蕪湖市教育局邀請了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教材研究基地研究員石芳,作了題為《“新課程”“新課標”2022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總體解讀與實踐指導》的專題報告,從國家戰略高度介紹了“新課程”標準修訂的背景和意義,系統解讀了“新課程”“新課標”的主要變化、核心內容和實踐路徑。
隨后,蕪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吳友義重點圍繞全市“悅成長”課程與作業實施的背景、內涵、方法、路徑等,為各縣(市、區)教育行政干部、校長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實施建議。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兩場專家報告對于指導學校進一步厘清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方向、推進新課程落實落地、打造蕪湖特色“悅成長”課程體系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自該市課后服務工程啟動以來,該市堅持課程引領,創新推出《蕪湖市落實“雙減”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悅成長”系列工作指導意見》,各校在“悅成長”課程引領下,以校本課程和社團活動為基礎,開發出豐富多彩、“五育融合”的課后服務課程,涌現出一批課后服務質量較高的典型樣板學校,蕪湖市中江小學等10所學校被授予“蕪湖市首批課后服務樣板校”稱號。
學生們在上軟式棒壘球課
“五育融合”推動課后服務走向育人
當天的會議是工作部署也是經驗交流。活動現場,蕪湖市教育局基教科、校外監管科科長李琳從全市課后服務的主要做法、成效、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任務等方面作了題為《課后服務“全覆蓋” 營造高質量育人生態》的課后服務工作報告,全面、細致地總結了近兩年來蕪湖市課后服務在“全覆蓋”“提質量”“增內涵”等多方面的創新舉措和經驗成果,并要求各縣(市、區)、學校進一步提高對課后服務工作的認識,加強管理、規范行為,夯實基礎服務、做優特色服務,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緊接著,利民路小學校長王明芳作了題為《四蕙悅納慧減,學生悅享1+6n作業》的主題發言,同與會人員交流作業管理經驗以及體現跨學科融合課程與多樣態作業結合的探索與實踐。解放西路小學校長王坤作了題為《從“雙桂聯芳”到“滿園春色” 為立德樹人提質增效》的主題發言,他從多元融通“悅成長”課程建設,到“三個統一”全方位管理體系的建立進行了經驗交流,并分享了學校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發展道路上的心路歷程。兩位校長的發言給現場參會人員諸多借鑒和啟示。
不一樣的學校,不一樣的做法,育人的初心卻都是一樣的?;厥滓宦纷邅恚撌蟹e極推進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與作業改革,積極探索“五育并舉 五育融合”育人途徑,課后服務已然從“全覆蓋”走向“高質量覆蓋”,越來越多的學校在課后服務中見證師生的成長。
□本報記者程榕娟、通訊員邢繪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