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更迭春夏,伴隨著合肥東部新中心塔吊林立的建設場景,再次來到青年創意田園,這里是合肥東部新中心的生態區域。季節旋律的變更,讓青年創意田園百畝濃密的油菜花田,褪去鮮亮的外衣,迎來了豐收。
收割菜籽 圖源:青年創意中心
【資料圖】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閑花野草流。”乾隆皇帝在題詞贊美油菜花時,應該不會知道明末清初時,一戶鐘姓人家的遷徙史。
一
明末清初時,鐘姓人家自打江西省太平府錫鎮街,經過鄱陽湖的湖口瓦礫壩一路遷徙來到合肥。鐘姓人以榨油、種田為業,成為附近有名氣的油坊,那時候農村基本上兩三個村子都會有個油坊,村民用自己種的油菜籽拿去榨油。俗話說,“世間三樁苦,打油、熬糖、磨豆腐”,鐘氏人做工十分辛苦。鐘姓人的主要營生成為鐘油坊村名的來歷。
鐘油坊站牌 圖源:小紅書@王德發
春日的陽光灑滿大地,金黃色的油菜花田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在鐘油坊村里,人們過著樸實的生活。每天清晨,雞鳴狗吠聲中,老村民們便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或耕作田地,或喂養家畜,生活節奏寧靜而和諧。
花落是變動的象征,而變動則是花落的結果。寧靜和諧的場景,終究是隨著歷史進程發生了變動。
二
在青年創意田園一期內,還保存著一座小炮樓,旁邊立著的一塊介紹牌上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鐘油坊的那段歷史。這座炮樓是鐘油坊被日軍侵略的見證。
尚大城日軍炮樓 圖源:今日萬家熱線
彼時,淮南鐵路從鐘油坊村的南邊經過,并在此建了一個四等火車站:鐘油坊車站,這是一個鐵路貨運站點。日軍侵占合肥后,也曾利用這條鐵路運輸煤炭、軍隊和其它戰備物資。由于國民黨和新四軍時常破壞鐵路,日本兵就在鐘油坊的鐵路邊建起了炮樓,如今這座炮樓成了合肥市文物保護點,名稱叫做“尚大城日軍炮樓”。
鐘油坊站圖源:小紅書@蠢貓
油菜花,是鐘油坊的象征。1937年,日本侵略軍入侵中國,鐘油坊也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而油菜花卻成為了這場戰爭中的“見證者”。盡管戰爭摧毀了這里的寧靜與和諧,但油菜花卻頑強地生長著,為這個動蕩不安的歲月,帶來了一絲生機和希望。每當春天來臨,油菜花綻放出金黃色的花朵,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油菜花盛開 圖源:青年創意田園
雖然鐘油坊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模樣,但油菜花依然在這里生長著,成為了這個地方的一部分歷史和文化。它們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和人類的苦難,也見證了生命的堅韌和希望的到來。
花落是歷史的必然,而歷史則是花落的見證。
三
回到油菜籽豐收的場景之中,我們不禁感嘆歷史的滾滾向前。曾經的歲月如流水般逝去,而現在的我們正處于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只有緊緊把握住當下,不斷努力拼搏,才能在未來的歷史長卷上留下屬于自己的光輝篇章。
如今的鐘油坊村,隨著原來村民搬遷,已規劃建設了鐘油坊人居環境整治一、二期(共1700畝)及鐘油坊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建設占地239.5公頃“青年創意田園”,打造都市田園綜合體、田園景觀游覽地、特色IP打卡地,生態水平不斷提升。
青年創意田園
如今的采石路等涉淮南鐵路線已經被打通,交通路網四通八達。郎溪路高架聯通南北,與北二環、南二環形成閉環打造出20分鐘交通圈,可快速抵達省級、市級政務中心及周邊縣(區)主中心,交通出行極大改善。
郎溪路高架與裕溪路高架立交 圖源:瑤海區委宣傳部
如今的合肥東部新中心已累計完成拆遷約256萬平方米,為重點項目落地、 人居環境改善等提供強力保障。老合鋼區域危房解危處置涉及4684戶公房住戶,分三期實施,已順利啟動一、二期項目共3149戶,確認2740戶。解危安置房A地塊已于2022年5月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9月底全部封頂。日新月異的變化令人目不暇接,其作為合肥東部第一增長極和發展新引擎的功能正在顯現。
花落是為了結果,而果實則是花落的延續。
(方培忠 朱乾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