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周;轉載請帶以上信息視為自動授權
“先生,加價2萬已經是我們雷克薩斯最大的優惠了呢!”
這條段子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也是對雷克薩斯價格的真實寫照。然而,現在雷克薩斯LS卻能給出16萬優惠,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雷克薩斯如何從加價神壇跌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
從加價提車到優惠16萬
如果你今年有考慮過雷克薩斯的車型,應該已經發現:曾經“加價2萬是最大優惠”的雷克薩斯ES,如今27萬就能落地200卓越型,還能再送8年或20萬公里保養。而旗艦車型LS,目前更是有超16萬的優惠!
要知道,過去即便是入門車型ES200,落地價最高時也曾去到過36萬,比奔馳C級、寶馬3系、奧迪A4L的入門車型都要貴。
并且ES200作為一臺1.6噸重的中大型轎車,只搭載了一臺2.0L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僅為173馬力。
這個落地價包含了一個重要費用,那就是加價提車的費用。雷克薩斯甚至還因為加價(汽車銷售中違反《反壟斷法》,涉嫌實施價格壟斷行為),在2019年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罰款8761.3萬元。
也正是因為只有加價才能提到現車,因此雷克薩斯的二手車價格幾乎與指導價相當。而計算保值率時不會計算提車時加價的費用,從而塑造了雷克薩斯的保值率神話。
2
是什么讓高傲的雷克薩斯低頭
在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前,大部分車企大規模降價(給出終端優惠)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銷量受阻,賣不動車了!
過去雷克薩斯一直穩坐二線豪華品牌的頭把交椅,甚至互聯網上還出現了大量關于“雷克薩斯是否已經超過奧迪?”的討論。
2021年,雖然雷克薩斯連續17年在中國市場銷量正增長,達到了22.61萬臺,但競爭對手的增長更快:凱迪拉克以23.33萬臺的銷量首次超越雷克薩斯,紅旗更是以30萬臺的銷量力壓雷克薩斯。
到了2022年,雷克薩斯的銷量急轉直下,中國市場銷量僅為18.39萬臺,同比2021年下滑18.6%。而曾經在互聯網上被雷克薩斯“超越”了上百次的奧迪,雖然下滑了8.4%,但仍然達到了64.25萬臺。
更要命的是,2022年銷量下滑還可以歸結于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雷克薩斯銷量僅為3.02萬臺,同比下滑37%,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找,就是賣不動車了。
甚至連新勢力車企蔚來都要踩雷克賽斯一腳:蔚來創始人李斌就表示2023年銷量要超過雷克薩斯。第一季度蔚來銷量為3.10萬臺,這也不是不可能!
3
雷克薩斯跌落神壇的原因
在弄清雷克薩斯跌落神壇的原因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為什么會有人花36萬加價買一臺只有173馬力的轎車。
在互聯網上搜索這個問題,所有的回答都可以總結為“省油、省心”。
也就是說,當雷克薩斯不再省油、省心,那么消費者就會選擇離開。而雷克薩斯也確實已經不再省油和省心。
首先是省油,雷克薩斯再省油,也不可能比蔚來ET5、ET7等純電車省油,而今年1-5月新能源滲透率已經超過30%,新能源逐漸成為市場主流選擇。
并且更要命的是,作為雷克薩斯大本營的廣東,也是中國最適合新能源的省份之一:不用擔心冬季續航衰減,并且空調能比日系車更冷。除此之外,廣東還是比亞迪、小鵬、埃安、合創等新能源車企的大本營。
其次是省心,雷克薩斯加價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國內銷售車型全部由日本九州工廠生產,雖然產能不足,但有更高的品質。
過去消費者選擇更貴的日系車的理由也類似,自主品牌車型的可靠性不如日系,售價上便宜的部分,早晚在修車上修回去。
然而,近些年日系車企和供應商造假事件頻出。就在上個月底,豐田子公司大發就宣布在日本本土市場銷售的兩款車型碰撞測試造假,“日本本土制造”這一金牌賣點也被打破。
另外,雷克薩斯在今年已經發起了多起召回:2月因為“燃油箱通風管外殼形狀不當,長期使用可能產生貫穿殼體的裂痕,存在安全隱患”,召回了2.29萬臺汽車,最早的車型能追溯到2011年。
3月因為“安全駕駛輔助系統中前置攝像頭的內部程序不當”,召回了2.57萬臺雷克薩斯NX。
雷克薩斯不再被消費者青睞,一方面是傳統燃油車的式微,另一方面日本制造的“品質”也加速了品牌衰落的進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