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往年的中、高考前夕,一些考生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會患上“考前焦慮綜合征”。隨著今年兩考日期的臨近,一些考生的心理問題還沒有顯現,許多考生家長卻率先患上“心病”。6月1日,記者從市七醫獲悉,5月以來,市七醫熱線咨詢團隊共接到中高考考生家長100余通來電咨詢。
“醫生你好,最近孩子‘一模’‘二模’成績逐步下滑,我也沒給孩子壓力,但是孩子還是很焦慮,我現在每晚都睡不著覺,我該怎么辦呢?”溫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理治療室林曉曙聽到電話那頭傳來緊張焦慮的聲音。
電話里,林女士在林曉曙的安撫下,慢慢地講述了她最近遇到的困難。林女士的孩子正值高三,前段時間剛考完“一、二模”,但林女士發現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僅一步步下滑,還出現了考試時心慌、晚上睡不著的癥狀,一提到考試就很焦慮。“一開始‘一模’的時候,可能就是因為太過緊張,結果沒考好,我們做家長的當然是第一時間安慰孩子,并下調了目標,希望孩子不要太焦慮。但沒想到,到了‘二模’,情況更糟糕了。”林女士表示,“二模”前,她發現自己的女兒開始出現了一提到考試就心慌的情況,而在“二模”考試時還出現了手發抖并且手心出汗的癥狀。“二模”成績一出來發現竟然比平常考得都差,這個時候林女士心里也開始焦慮,平時和孩子說話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刺激到孩子,但在過分關注孩子的時候,林女士沒想到,自己的心里也出現了問題。隨著孩子的情緒低落,林女士也開始出現了失眠的癥狀,焦慮的情緒也影響到了日常工作。
“每年中高考進入‘百日倒計時’后,前來咨詢心理問題的家長比應考生還多。”林曉曙說,考前3個月是考生和家長心理問題集中爆發的時期,而“考前焦慮”的家長人數往往多于考生。如在5月,市七醫心理咨詢熱線就接到了675通電話,其中就有100多個電話是中高考考生家長來電咨詢,同比往年有所上升。
“很多家長來電說,現在就是‘熬日子",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才最合適。”林曉曙說,可能考生只需要面對考試這一件事,但是家長除了要面對考生還要面對生活的很多瑣碎,所以考生家長承受的其實是雙份焦慮,“每年我們都能看到很多考生焦慮的新聞,其實我們也要及時關注考生家長的心理健康,因為很多考生的‘考前焦慮’是家長給予的。”
對此,林曉曙建議家長,在考前要學會給自己“降溫”,盡可能忘掉考試的特殊性,不用刻意改變原有的生活節奏,維持平常狀態。此外還要識別自己的不良情緒,如果出現了消極情緒,一定要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簡單來說就是,無原則的約束少一點,多余的關心少一點,自己的壓力少一點。”林曉曙說。
原標題:上月市七醫心理熱線接到百余通中高考考生家長來電咨詢 家長竟比考生還焦慮?
記者 謝施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