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6月鋼鐵市場,截止29日,鋼價出現沖高回落再反彈的運行態勢,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反彈144點,螺紋和線材分別反彈162和167點,中厚板、熱軋、冷軋價格分別反彈56、146和117點。62%的鐵礦石價格反彈11美元,焦炭綜合價格指數下跌76個點,廢鋼價格反彈92個點,基本符合5月底預判的“6月情緒修復性反彈且會有反復”這觀點。
(相關資料圖)
展望7月鋼鐵市場,基本面預期走弱,政策預期走強,市場博弈加劇,鋼價漲跌都有空間。
供需壓力逐步加大使得7月鋼價承壓。從需求看,7月面臨高溫、梅雨、海外需求回落的影響,需求大概率還是會小幅回落,但幅度有限,中物聯最新的鋼鐵行業6月PMI分項指標顯示,新訂單指數(51.5)、積壓訂單指數(51.3)和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56.8)重回擴張區間,預示7月季節性影響可能有限。從供給看,247家鋼廠的日均鐵水產量從6月初的240.81萬噸增加到月末的246.88萬噸,這些增量在7月都會充分釋放,且鋼廠還有增加的沖動!不過,據鋼聯有關部門調研,6月日均鐵水244.2萬噸,預估7月日均鐵水產量244.1萬噸,考慮平控,鐵水日均產量或降至240.2萬噸。116家短流程的產能利用率也回升了3個百分點,結合長短流程一起看,日均供給的增量折月產量增加或超100萬噸,所以7月累庫或在150萬噸左右。鋼聯統計數據顯示,6月29日當周庫存環比增加36.22萬噸,其中,螺紋鋼和熱軋分別增加20.74萬噸和10.89萬噸,這是兩個金融屬性比較強的品種。好在當下總庫存同比降了570萬噸,降幅達到26.5%,其中螺紋鋼和線材庫存分別降了398和131萬噸,降幅分別達到34.8%和47.9%。所以,累庫初期大家感覺壓力不大,鋼價仍有反彈動能,但隨著持續累庫,壓力就會逐步加大,如果沒有利好對沖,鋼價回調就在所難免,如果有政策利好,壓力會有所對沖。
原燃料價格在反彈后仍有回落的空間,對7月鋼價支撐相對偏弱。29日鐵礦價格已到114.45美金的水平,離去年的均價水平還有空間,略高于對今年鐵礦石價格的一致性預測均值。隨著鐵水產量回到歷史相對高位,且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在鐵礦庫存相對偏低的背景下,部分交易者在積極交易鐵礦價格的估值回歸,因此,不排除還有反彈空間,從而帶動鋼價走強。當下雙焦處于博弈定價階段,隨著鋼價的反彈,現貨價格也存在一定的反彈空間,在小幅反彈后,無論是從短期基本面來看,還是從政策面來看,再次回調的預期增強,并且大概率會成為7月階段性的現實。一旦鋼廠開始限產,鐵礦、煤焦價格就有較大的下跌空間。而鋼廠何時開啟減產,也具有政策性。如果越早減產,原燃料回調就越早,對成材的拖累就越早。一旦鋼價出現回調,鋼材成本的下移,往往會帶來負反饋。所以,從原燃料價格走勢看,對整個7月鋼價支撐偏弱一些。
從估值角度看,鋼價有估值修復空間。值得一提的是,當下的供需狀況比去年7月價格低點的時候,還是要好一些,雖然不及去年11月鋼價低點時的表現,但當前的價格(6月26日鋼材價格4010、螺紋價格3788)與去年那兩個低點(鋼材價格比去年7月15日低62、比去年11月1日高17,螺紋價格比去年7月15日低152、比去年11月1日低84),簡單類比,估值偏低(現在的季節性比去年11月初應該好),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鋼價還是有估值修復的空間。
從參與現貨市場主體博弈定價看也有反彈空間。雖然6月底鋼聯調研的鋼廠盈利面回升到64%,但利潤還是微薄,部分大鋼廠出臺7月板材價格,大概率會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上調。對貿易商而言,今年也是做了量,但沒有效益,所以渴求上漲的心態也強。這種強烈的訴求,或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時段能占主導性,并且具有一定擴散性影響。
7月是博弈市,博弈市背后的決定性因素是政策市。
從時間上觀察,7月是出臺政策不能再拖延的重要時間窗口。
首先,今年已經過半,7月是下半年的關鍵月份,也是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重要月份。一年之計在于春,半年之計在于初秋,俗話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個比喻雖不是那么的恰當,但中國人口眾多,企業無數,部門也不少,政策從出臺到落地,都需要些時間,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效果。
其次,從一系列信號來看,7月也是“逆水行舟用力撐”的關鍵一月,政策出臺也是“水落石出”的時候。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至多是6.2%左右,這是基于去年二季度低基數的結果。
再有,政策的有效性增強值得期許。一方面,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而另一方面,前5月房地產的投資到位資金在去年大幅下降的基礎上,還是下降6.6%,5月末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平均回收天數63.6天,同比還增了6.4天。所以,貨幣端還是需要進一步加碼發力。比如降息、降準,盡管6月20日公布的最新一期LPR顯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調10個基點。財政方面,盡管截至6月26日,年內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超過2萬億元大關,達21672億元,占全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3.8萬億元)的57%。后續新增專項債發行還要提速,在三季度(1.5萬億)發完。還要從降低成本的角度,發行特別國債置換城投債等。
從產業政策的角度來看,房地產和汽車是兩個關聯度最大的產業,政策出臺要對準這兩個產業發力,比如地產的限購部分取消,首付比例的降低、降低貸款利率(許多地方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6 月21 日,財政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提出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相關政策;6月9日出臺了家電促銷政策),降低高科技企業的中長期投資融資成本,等等。在國家反復強調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不能在穩增長需要時就讓鋼廠滿產滿干甚至超產,而是要讓企業在堅持高質量(不虧損)的前提下自主性經營。因此,控減產量,還是要相機決策,當然,越是晚一些出,越有利于保持壓力、增強彈性。應該講,從各方發布的信息來看,無論是投資的,還是消費的,無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相關政策都在陸續醞釀、出臺中,這些政策,不但能實實在在地修復微觀基礎,還能改善宏觀預期,是值得期許的!在這種背景下,對基本面還不錯的鋼鐵行業而言,理所當然地應該得到價和利的修復。
當前,市場在不斷強化出臺政策利好的預期,但在轉化為現實的過程中,一旦缺乏持續性,缺乏力度,可能會階段性的交易失望情緒。還有美聯儲大概率會在7月加息,也可能會對市場有擾動。
總之,7月鋼鐵市場,基本面的壓力將會逐步顯現,廠商漲價的愿望逐步增強,政策預期也進入關鍵的兌現期,市場的博弈會有所加劇,鋼價應該有階段性的反彈,但期間的調整也是不可避免的。鋼廠要積極控減產量,貿易商和終端需要靈活操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