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雨是一種自然現象,當云層達到一定厚度的時候,構成云朵的水滴便自然降落形成下雨。
2、雨水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后,形成水蒸汽,水蒸汽蒸發上升到空中,在空中遇到冷空氣 水蒸氣凝結成水滴。
3、凝結釋放了熱量,加熱了溫度,因此暖空氣還會繼續上升,再遇冷,水蒸汽繼續凝結,如此往復,上升氣流從低空可以伸展到萬米高空。
(相關資料圖)
4、當云中的冰晶相互碰撞合并,有些水蒸氣直接凝華附著在冰晶表面,小冰晶就會長大,當上升氣流無法托住它的時候,在重力作用下它會下落,形成各種形態的降水(雨、雪、冰雹等)。
5、下降過程中,低空溫度升高,冰晶融化,就成為降雨。
6、有些小冰晶變成了比較大的冰晶時,會直接下落形成冰雹。
7、擴展資料:雨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化學式H2O),有少量二氧化硫(化學式SO2)、二氧化氮(化學式NO2),通常雨水的PH值約為5.6,PH值小于5.6的雨水為酸雨,如遇雷雨,雨水中會含有少量臭氧分子(因閃電造成),還有空氣中各種各樣的雜質和浮塵。
8、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小時內降雨量小于2.5毫米,稱為小雨。
9、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10.0~24.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小于2.6~8.0毫米之間的,稱為中雨。
10、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小于8.1~15.9毫米之間的,稱為大雨。
11、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50.0~99.9毫米之間的,或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6.0毫米的,稱為暴雨。
12、24小時內降雨量小于100.0~199.9毫米之間的,達到或超過20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13、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雨。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