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日,人民幣匯率加速下跌。截至15:00,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跌破7.20、7.21和7.22,日內跌超280個BP;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更是觸及7.24,刷新去年11月以來新低。就在5月下旬,人民幣匯率剛跌破7的重要關口。人民幣匯率貶值對各類資產價格的影響引發關注。若簡單考量匯率對國內債市的指引,參考意義不大。相較之下,美元指數與國內債市的正相關性更顯著。
內外因素共同驅動人民幣貶值
今年以來,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累計跌幅都已超過4.6%,本輪人民幣匯率貶值是內部與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信FICC團隊首席明明認為,國內經濟修復路徑較為坎坷,是人民幣近期偏弱運行的主要內部原因。4-5月我國制造業PMI持續走弱,連續兩個月在榮枯線以下位置運行,顯示出需求不足仍是核心制約。同時,非制造業的復蘇斜率也出現了放緩跡象,5月的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較4月讀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包括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CPI等在內的大部分經濟數據讀數均低于市場預期,呈現出消費和工業需求不足的特征。在市場供需維度,結售匯順差低位運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人民幣市場需求偏弱。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的相對韌性、通脹粘性略超預期以及美聯儲官員偏鷹派發言導致市場降息預期回調等因素共同驅動美元指數反彈,對人民幣匯率構成被動貶值壓力。
匯率貶值對債市影響有限
匯率變動對各類資產價格的影響引人關注,而單純考慮匯率貶值對國內債市的影響,關系并不明顯。
方正固收首席分析師張偉認為,當下人民幣匯率小幅貶值對債市影響小。首先,盡管匯率受到外匯市場對人民幣供求的影響,但外資機構并非國內債市的主要配置機構,即使外資機構因為人民幣匯率貶值而階段性減少國內債券配置,這對整體債券配置需求的影響有限。其次,央行貨幣政策難以因為人民幣匯率貶值而收緊。貨幣政策以內為主,而內需偏弱,這意味著貨幣政策難以主動收緊。如果經濟繼續走弱,貨幣政策存在邊際轉松的必要性以穩定經濟增長,這才能穩定匯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