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資產減值實際上是摻雜了大量的主觀估計,靠的是一套所謂的市場模擬價格,它的不確定性給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經過對資產的測試,如果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應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準備所確認的相應損失。
按照規定,根據需要,上市公司要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有:壞賬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和委托貸款減值準備。
也就是說,與此相應的會計科目都存在利潤操縱的空間。而且非長期資產減值可以在減值跡象消失后相應轉回減值,從而增加利潤,因此很多上市公司經常利用這個科目進行“業績洗澡”,主要游戲規則是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推遲或提前損失,典型表現為某個年度出現巨額虧損—讓我一次虧個夠。
利用資產減值損失調整利潤的案例有很多,向日葵公司在2012年計提了1.72億的資產減值損失,凈利潤虧損3.5億元,然而第二年又通過存貨跌價準備轉回0.53億元,使2013年凈利潤扭虧為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