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 通訊員 周勝潔)高中階段國際教育是留學的源頭和準備階段,也是青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為了在青年學生心中種下求學報國的種子,由團市委主辦、上海市團校承辦的2023年上海高中階段國際教育骨干學生夏訓營昨天在上海市團校開營,27名學生成為首批夏訓營成員。
據了解,夏訓營共有6天,依托上海市團校青年特色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和中國式現代化上海實踐課程群,由團市委學校部與上海青年國際人才發展學院共同策劃課程,開發了包括“理想信念”“時代擔當”“國之大者”“文化自信”等四個課程模塊;涵蓋“課堂講授”“現場教學”“實踐鍛煉”“主題研討”“交流討論”“自主學習”六種課程形式。6天里,學員們將在市委黨校、各大高校及市團校的教授老師,和基層一線干部的帶領下,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瞻仰老一輩留學人的報國事跡,領略國之重器,感受鄉土中國,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國際教育留學生臨時團支部書記,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韓晨懿期待在夏訓營中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戰略與安全、青年領導力方面的課程。她覺得,身為“準留學生”,應該“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在海外努力學習,用自己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
民辦位育中學高二學生何沐城計劃去美國攻讀政治經濟學。翻看夏訓營安排,他對課程很感興趣,“特別是能走進崇明的鄉村感受鄉村振興,對城市長大的我們而言,很有必要。”
夏訓營設置“朋輩學長”“雙導師”“雙班主任”,與各位學員保持長效交流。作為結對導師,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助理王剛結合自己的留學經歷,與同學分享感受:“在海外留學時一定注意安全。注重培養學習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待人接物能力,提升同理心。希望你們不畏困難、砥礪前行,留學時感悟使命擔當,歸來仍是少年。”
【相關鏈接】
高中階段國際教育骨干學生夏訓營是團市委依托上海市團校(上海青年國際人才發展學院)為國際教育學生提供行前教育的平臺。團市委高度重視高中階段國際教育骨干學生的組織化、體系化培養工作。在市教委等部門的緊密協作下,以大中小思政工作一體化為抓手,以黨團隊一體化組織育人為核心,探索形成覆蓋“留學前、留學中、留學后”的“全過程組織育人”新模式。
留學前,依托高中階段國際教育骨干學生夏訓營,建立“上海國際教育留學生骨干庫”,提供國家安全、行前服務、國外生活模擬、國際傳播等一系列行前教育。留學中,探索將團籍關系統一轉接至上海市團校(上海青年國際人才發展學院),繼續做好組織服務。留學歸國后,即轉入上海留學歸國青年和海外僑胞青年骨干庫,接續進行相關培養,力求做到“全周期、全鏈條、全過程”引領、聯系和服務。
上海市團校負責人表示,上海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和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國際教育人才培養發展迅猛。目前,上海共青團正在積極探索高中階段國際教育骨干學生組織化、體系化培養,一是要實現一、二、三課堂相銜接;二是要實現黨團隊鏈條相銜接相貫通;三是要實現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