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商業街區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印跡,曾是城市最具活力的空間。然而,由于自身功能固化、新商業模式興起、居民消費習慣改變等原因,國內一些傳統商業街區近年來面臨發展困境,客流減少、店面蕭條、活力不再。
如何“重塑”傳統商業街區,使游客再來、活力重現?傳統街區的“魂”在其歷史文化積淀,可在保護傳統肌理前提下,對其進行微更新設計,深挖傳統文化特色,打造獨特的空間游覽體驗過程,使其商業空間吸引人、留住人。例如,蘇州山塘街經風貌整治后,游人在街頭的糕團攤點、蘇式食肆、蘇繡店鋪中穿梭,和著評彈曲調和軟糯蘇白,盡享姑蘇風情。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商業街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商業街已漸漸成為城市建設和經營中的一個熱點。商業街是人流聚集的一個主要場所。采用東西方向排列,以入口為中軸對稱布局,建筑立面多采用塔樓,騎樓,雨罩的元素使空間產生新的劃分,室內空間既設置了集中商業,又有零散店鋪,是西方現代MALL與中國傳統商鋪的有機組合。
商業街由眾多零售商店、餐飲店、服務店等共同組成,按一定結構比例規律排列。商業街按不同規模來劃分,可以為大型商業街、中型商業街和小型商業街,大型商業街的長度均在1000米的標準基礎上進行有序分布。目前全國最長的步行商業街是武漢的江漢路商業街,全長1210米。中型商業街如深圳華強北路商業街和北京275米長的大柵欄商業街.商業街按功能來劃分,可分為綜合型商業街和專業型商業街,前者如南北總長約為1600米的北京西單商業街;后者如福州榕城美食街、北京三里屯酒吧一條街。
從商業街功能看,城市大多數商業街一般是綜合化的,因為商業街業態發展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和聯動性。綜合商業街過去以購物為主,現在則注重提供消費者所需要的綜合服務。例如,上海南京路商業街、北京王府井商業街,其綜合性都比較強。王府井商業街的新東安市場,建筑面積達到22萬平方米,集購物、餐飲、娛樂、旅游、寫字樓多種功能于一體。其中地下一層突出生活情調,以食品、家用電器、生活用品為主。北區的仿古街市、老店、茶社等店面,給人以回歸歷史的感受。中華老字號食品一條街內,特色食品薈萃,令人留連忘返。
商業街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
近年來,作為深圳東部中心的龍崗已成為深圳商業的重要增長極,由建區之初的龍崗、橫崗、平湖、布吉等老街演變到東中西多商圈復合聯動,正不斷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成為助推龍崗經濟發展的強大動能。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東部越來越多地鐵線路的開通以及優質商業的供應,龍崗區的商業格局及商業面貌都將有極大轉變,龍崗商業即將邁入“黃金時代”。
為了提升商業街的競爭力,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的放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商業街的改造。北京市政府曾幾次投資數千萬改造王府井西單兩條全國性商業街,天津市政府將商業街改造建設作為市政工作的重點,上海市政府也將特色商業街區改造作為重頭戲。還有一些城市的新建或改造商業街區長度正在從1公里或兩公里延長至3公里,更多的城市規劃打造10條甚至更多的商業街。
宏觀上講,北京王府井商業街、上海南京路、深圳華強北、沈陽中街、重慶朝天門都屬于商業街,但事實上,它們都是由多個規模不同的購物中心、百貨大樓、體育用品商店、娛樂、餐飲等各類商業房地產組成;微觀上講,常見的商業街有建材、汽車配件、服裝精品街、酒吧街、美容美發用品街等。上述以某類商品為經營內容的商業街,起步早的,商業街的命名只體現地點特征,這類商業街取得成功的難度比較大,除非像北京王府井大街,它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人普遍了解、認同的商業概念,其成功才可以實現。
隨著商業零售行業的不斷發展升級,消費者更注重參與、體驗和感受,對空間和環境的要求也更高,對于購物場所的要求日趨多元化。商業街區不再單單是滿足人們的購物需求,已逐漸正在成為城市居民新的“游樂場”、新的“學習中心”,新的“公園”、新的“社交場所”和新的“假日圣地”,體驗式商業崛起已成為商業街區發展的必然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商業街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商業街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