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大事,也是經濟穩定的關鍵支點。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內需不足成為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在此背景下,加大支持住房消費力度不僅是穩定房地產市場的必要之舉,更是激活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循環的重要抓手。通過政策優化與市場機制協同發力,住房消費有望再度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住房消費是內需釋放的“壓艙石”。住房消費涉及裝修、家電、家具、建材等數十個上下游產業,其帶動效應遠超單一行業。據統計,每增加1億元住房銷售,可直接帶動約0.3億元的消費增長,并間接拉動上下游產業0.5億元的產值。當前,我國城鎮居民住房需求仍存在結構性空間:一方面,新市民、青年人的剛需住房缺口較大;另一方面,改善性需求隨著居民收入提升會持續釋放。若能通過政策引導釋放這部分潛力,將顯著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
金融支持是激活住房消費的重要引擎。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多次下調房貸利率,部分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已突破歷史低位。同時,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貸款期限延長等措施,進一步降低了購房門檻。此外,探索“租購同權”下的金融創新,如發展住房租賃REITs,既能盤活存量資產,又能為新市民提供低成本居住方案,形成“租購并舉”的新格局。同時,住房消費的升級需與產業轉型同步。例如,推廣綠色建筑、智能家居等新技術,既能提升居住品質,又能帶動新能源、物聯網等產業發展。同時,完善社區商業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可創造新的消費場景,形成“住房+服務”的消費生態鏈。這種結構性優化不僅能滿足多元化需求,還能為經濟注入新動能。
住房消費要體現“溫度”與“公平”。住房政策的調整要堅守民生底線。一方面,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通過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等模式,確保低收入群體“住有所居”;另一方面,需規范市場秩序,防止開發商通過捆綁銷售、捂盤惜售等手段損害消費者權益。只有讓政策紅利真正惠及普通家庭,才能增強社會公平感,提升政策認同度。
住房消費的激活需與城鎮化進程協同。我國仍處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每年有超千萬農村人口轉入城市。這部分群體的住房需求是未來消費增長的重要來源。通過完善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可降低新市民的落戶成本,進而釋放其住房消費潛力。
加大支持住房消費力度,絕非短期刺激手段,而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選擇。通過政策精準發力、金融創新支持、產業升級配套,住房消費既能成為穩定經濟的“定海神針”,也能成為改善民生的“幸?;薄N磥?,需進一步優化政策工具箱,推動住房市場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最終實現經濟穩增長與民生改善的雙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