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EarlETF
野百合也有春天,這句話同樣適合基金投資。
2023 年的上半年已經過去,看了些基金表現,不得不感嘆許多的冷門品種或者說曾經邊緣化的品種,在 2023 年上半年,再次迎來了春天。
(資料圖片)
寬基指數
在很多年間,主動型基金都是吊打寬基指數的。以至于新生代基民,只知道主動頂流,對指數毫不關心。
但是 2023 年上半年的走勢,終于讓大家重新見識到了指數投資的魅力。
在偏股基金指數上半年下跌 3.6%的同時,中證500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均出現顯著的上漲,即使是“三五十”中最頹廢的滬深300指數,也近微跌 0.75%——如果再考慮派息收益,滬深300指數全收益指數上半年也是正收益,0.4566%。
其實,如果對比 2022 年,就會發現三五十雖然表現和偏股基金指數相若,但也都是輕微跑贏的。
指數投資,一大優點就是“透明度”。昨天寫過一篇探討潛伏“一年三倍”機會的推文,不少讀者就拿著深套的基金代碼來問我是否可以加倉。老實說,主動型基金的基金經理,行業集中、風格漂移都是不可測因素,哪怕 A股估值總體偏低,但是否意味著抄底某只基金一定長期表現好,很難說。抄底這種事兒,適合足夠均衡的主動型基金,或者就是三五十這樣的寬基。
越南基金
在一眾海外股市中,我對越南股市情有獨鐘。
縮小號的20 年前中國,讓我們對其更親切,發展路徑相對也更熟悉。
之前推文中也很多次提及過天弘越南市場,目前僅有的一只越南基金。
2022 年,對于越南基金很難,28.74%的跌幅比 A股基金更甚——尤其是有不少唱衰越南經濟的分析。
不過 2023 年上半年,越南股市的表現,還是令持有人欣慰的,兩位數的漲幅,在這個市場環境下,還算不錯了。
反正我繼續積極的進行固定金額的操作,比如設定 10 萬元的目標市值,上漲超過 11 萬,就減倉至 10 萬,如果下跌至 9 萬,就加倉回 10 萬,對于這種大漲大跌的品類,在波動中進行微操。
上證指數
上證指數,老股民都很有感情。但新生代股民和基民,更多關心的應該是被視為大藍籌新標桿指數的滬深300指數了。
但是,上證指數經歷了此前的指數指數規則優化之后,反而是扎扎實實的在業績上變得誘人了。
下圖是上證指數和三五十指數的對比,可以看到在 2022 年吊打三五十的同時,上證指數在 2023 年上半年,依然以 3.65%的表現跑贏了滬深300指數,甚至還跑贏了中證 500 指數,僅輕微跑輸中證1000指數。
在許多老股民心中,上證指數傳統上是大藍籌的代表,為何在今年銀行股也不算出挑的前提下,表現卻如此出色?
不得不說,上證指數前些年的指數編制規則優化和上交所科創板這些年的建設意義重大。
下表是 2023 年上半年,上證指數成分股中漲幅十強,可以看到大量 688 開頭的科創板個股。
而上面這些科創板個股,均為被滬深300指數收錄。從這點而言,顯然可以看出上證指數不再是以往大家印象中的大笨象匯聚,而是有了更多的新生活力。
上證指數雖然著名,但其實投資標的不多,尤其是目前 2066 個成分股,復制跟蹤也很難。所以目前主流的指數基金,都是抽樣跟蹤,變相指數增強的思路了。
從過去幾年的表現來看,上證綜指 ETF(510760)的超額收益還是相當不俗的,尤其是 2021 年和 2022 年,今年迄今稍有跑輸,但考慮此前的強勢,這也可以接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