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端午節期間,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承辦的2023年“樂享河北 非遺會客廳”系列活動——“濃情端午話康養”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分別在河北博物院、河北省群眾藝術館(省非遺保護中心)舉辦。
現場活動主要包括傳統武術專場展演、太極拳健身示范教學、非遺康養知識講座、中醫問診體驗、非遺項目展示展銷、端午趣味常識宣傳等豐富多彩的內容。
6月22日上午,在河北省博物院五六展廳小舞臺一場傳統武術非遺展演精彩呈現。河北省滄州孟村八極拳、固安八卦掌、平鄉梅花拳、深州形意拳、衡水戳腳、永年楊氏太極拳、雄縣鷹爪翻子拳等7項國家級、靈壽南托雷氏武術1項省級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近40名傳承人輪番登臺,盡展燕趙雄風。
燕趙大地,自古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傳統武術在河北根深葉茂。我國129個傳統武術拳種中有52個發源于河北,目前列入省級非遺名錄的有80項,其中國家級20項。本次展演八極拳剛勁、樸實、動作迅猛,八卦掌縱橫交錯、隨走隨變,梅花拳樸實大方、威武雄壯,形意拳嚴密緊湊、沉著穩健,戳腳被譽為“北腿之杰”,楊氏太極拳拳架舒展、中正安舒,鷹爪翻子拳吸收了“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和鷹爪功法獨具特色,特別是梅花拳還展示了稀有兵器五虎錛、鄒租拐,南托雷氏武術刀光劍影,眼花繚亂。
同時,主辦方還邀請與端午習俗、康養健身相關的非遺項目進行展示、展銷及體驗活動,有石家莊彩粽制作技藝、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藝、涿州蛋雕、定興書畫氈制作技藝、保定麻子石陶器燒制技藝、衡水侯店毛筆制作技藝、衡水石與木傳統艾絨制作技藝、定州金牛眼藥等11個非遺項目參加。
為大力推進健康養生理念,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6月21日下午在河北省群眾藝術館(省非遺保護中心)邀請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中醫診療法(中醫絡病診療方法)尹玉潔博士,22日在河北博物院邀請中醫診療法(臟腑推拿療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紅星,各舉辦一場康養知識講座,普及中醫養生知識、教授簡單有效的推拿按摩手法。現場還為觀眾免費發放了康養繩結香囊等節日小禮品。
“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設立的首個省級層面的非遺成就展示和傳播平臺。今年,舉辦單位還將在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國慶節等法定假日,組織舉辦各種特色鮮明的非遺活態技藝展演展示,為社會公眾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敬請持續關注。
【圖片和視頻由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提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