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近日宣布了對臺貿易壁壘調查的最新進展,表示將依據相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臺灣產品的關稅優惠。此舉引起島內工商界、學界人士的高度重視,他們紛紛呼吁民進黨當局降低與大陸的對立并有效處理兩岸經貿爭議。
2010年6月,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ECFA是為推動實現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達成的特殊安排,其生效與實施給兩岸特別是臺灣相關企業和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商務部此次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民進黨當局單方面限制大量大陸產品輸入,涉嫌違反世貿組織“非歧視原則”“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等規則,損害了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的利益,同時也損害了臺灣消費者的利益。民進黨當局對大陸采取的貿易限制措施不符合兩岸簽署ECFA的初衷,即推動兩岸經濟關系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同時,民進黨當局的做法也違反了ECFA有關“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條款。
臺灣“中時新聞網”日前發表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羅智強撰寫的文章《廢了ECFA 臺灣剩什么?》。文章指出,ECFA自2011年生效以來,已為臺灣521項工業產品及18項農產品的輸陸減免了逾2800億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3元人民幣)的關稅。一旦ECFA被中止,受損的不只是臺灣的石化、紡織、工具制造等行業,也會沖擊到整體產業,給臺灣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經貿風暴。
中國大陸一直是臺灣地區的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2011年,兩岸貿易額突破1600億美元;2021年,兩岸貿易額增長至3283.4億美元。時任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2023年1月的例行發布會上,介紹了2022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情況。他說,2022年,我們克服新冠疫情和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等不利影響,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扎實推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兩岸經貿往來克難前行,總體保持穩定。隨后,海關總署公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12月,兩岸貿易額為3196.78億美元。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2380.92億美元,大陸向臺灣出口815.87億美元。另據商務部的統計數字顯示,2022年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為1565億美元。
臺灣工商協進會表示,ECFA早收清單的實施對增進兩岸經貿合作發揮著積極促進作用,臺灣工商界都希望ECFA能夠延續。蔡英文上臺執政前號召臺灣民眾說ECFA是“糖衣毒藥”,上臺執政后卻仰仗ECFA坐收大陸的利益而不再提廢棄之事。難怪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說,在ECFA這件事情上,蔡英文完全“說到不做到”,徹底“雙標”。
臺灣各界憂心ECFA是否會終止運行,可見ECFA的確給臺灣各界帶來了好處。不過,在得到了好處的同時,臺灣各界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是誰把ECFA推到了當前的處境?想當年,ECFA簽署的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民進黨當局上臺后卻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而是一味地“倚美謀獨”,在兩岸民眾之間制造矛盾、挑動對立,致使兩岸關系大幅倒退,臺海緊張局勢持續升溫。請問:如果“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不存在了,那么,在此基礎之上簽署的ECFA還有必要持續下去嗎?可見,始終造福兩岸同胞的ECFA走到今天這一步,民進黨當局無疑是罪魁禍首。(作者:羅鼎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