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走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濟南校區,無論你是在網紅打卡地黃河圖書館內,還是在風景秀美的“小西湖”畔,隨處可見學生們的身影,感受到青春的活力。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也正是一所年輕的高等院校,充滿朝氣。日前,記者跟隨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調研行來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探尋學校蓬勃發展的“秘籍”。
學生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黃河圖書館內奎虛書房閱讀。奎虛二字取自二十四星宿。奎星指“齊”,虛星指“魯”,連起來即為“齊魯”之意。(光明網記者 張倩/攝)
山東第一醫科大成立于2019年2月,系山東省委、省政府實施科教融合改革,整合原泰山醫學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等資源所組建。據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黨委書記韓金祥介紹,學校通過構建“大學+研究機構+附屬醫院”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推動教學型、科研型、臨床型等不同類型人才交流互動,不同單位間的嵌合式發展,實現了各方面業務的互相促進、高質量發展。
“學校組建四年來,學科排名和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由組建時1個增加到8個, ESI全球前1%學科數居全國獨立醫學院校第7位,被評為全國進步最快大學。”說起學校取得的成績,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吳向東如數家珍。
學校蓬勃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大師的引領。記者了解到,學校開展“大師培養未來大師三大計劃”,通過大師講座、大師課程、大師指導本科生科研項目等方式,引導一大批大師與本科生面對面溝通交流,培養他們的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
在醫學模擬中心,“活著的模擬人”吸引記者們目光。(主辦方供圖)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記者走訪學生“修行”基地——醫學模擬中心時了解到,依托先進的智慧課堂管理系統,學生們可以在這里練習腹腔鏡使用、穿刺、麻醉、心肺復蘇等操作,訓練自己的外科技能和診斷技能。最吸引記者目光的要數一位“活著的模擬人”,“他會呼吸,瞳孔會縮放,會出血、出汗,是學生完成所有的基礎課程后進行綜合急救時的重要對象。”醫學模擬中心教師耿強告訴記者,這位“活著的模擬人”為學生們更好地熟悉ICU 操作立下汗馬功勞。
科教融合是學校重要的辦學理念之一。在被稱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科技創新“特區”——醫學科技創新中心里面,各類世界尖端精密儀器助力科研工作開展。據醫學科技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辛瑋介紹,醫學科技創新中心對標國際一流的科研院所,實行年薪制、聘約制、PI制,全力建設山東省最大、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平臺,目前已經建成山東省醫藥衛生科研領域新高地。
如今,成立僅4年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已實現醫學理論、科技研發和臨床實踐的高度集成和互為支撐,產生“1+1”大于2的乘數效應。談及未來發展,吳向東表示學校將在科教融合、醫教協同道路上繼續奮勇向前,力爭用10年時間,整體辦學水平躋身國內醫學高校前10位,實現部分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應用研究型一流大學。(光明網記者 張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