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因背部的皮膚軟組織膿腫,63歲的賀大叔(化名)差點送命。
6月2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接診上述這名患者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獲悉,這名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數天來全身乏力,還多次跌倒。該院搶救室醫務人員為他詳細檢查后發現,這名患者神志較差、血壓很低,其左側背部有一個直徑約15厘米的軟組織膿腫,還伴有疼痛劇烈,甚至有明顯的波動感。檢驗報告也顯示,他體內炎癥反應嚴重,且已影響到其他臟器功能,伴有心衰、呼吸衰竭、急性腎功能損傷、凝血功能異常、貧血等,重癥指數非常高,病情十分危重,一度發生休克。
“這是膿毒癥!”新華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涼介紹,這名患者得的是感染引起的宿主反應失調導致的臟器功能障礙,發病率較高,病死率約為30%-40%。而一旦出現膿毒癥休克,病死率更是高達50%。為此,急診醫生給賀大叔進行了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抗生素等一系列治療,但病情仍然危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急診室,一名膿毒癥患者正在治療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供圖
經與家屬充分溝通,急診科專家最終決定,緊急對這名患者的左背感染部位切開引流,盡量清除壞死組織以及感染源,再進行創面持續負壓引流,同時繼續抗感染治療。切開治療當晚,患者血壓逐步穩定正常,轉為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后又經過多次換藥引流,賀大叔擺脫危象,心衰、呼衰狀況好轉,腎功能恢復正常,感染指標也已明顯好轉。
同樣,年近九旬的梅阿婆同樣是因為皮膚軟組織感染導致的膿毒癥休克,近日由120救護車送至新華醫院急診搶救室。
梅阿婆已有幾十年的糖尿病病史,又因骨折,長期臥床,導致皮膚軟組織壞死、感染。入院時,阿婆呈昏睡狀態,右臀部有多處壓瘡,且伴有大量膿液滲出,梅阿婆還出現了肺部感染、中度貧血、低鈉血癥、低蛋白血癥、低鉀血癥等情況,感染嚴重。醫生們在穩定住梅阿婆生命體征后,又針對皮膚軟組織感染導致的膿毒癥給予一系列治療。
“膿毒癥是急診科醫生接診、救治的常見病種之一。如果救治不及時,容易導致膿毒癥休克,甚至死亡。”據新華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湯璐佳介紹,目前,膿毒癥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形勢較嚴峻,病死率甚至超過一些常見腫瘤的病死率。
上述2名專家透露,導致膿毒癥的常見病原體有細菌、病毒、真菌、衣原體、支原體等,常見的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感染、生殖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而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高血壓等基礎疾病以及高齡都是膿毒癥的高危因素,特別需要引起重視,小心“感染”惹大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