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何泠瑤 蔣超
6月29日,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暨中非經貿合作論壇在湖南長沙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中非經貿博覽會是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最大的經貿合作平臺,也是中非友誼的重要紐帶。
本屆博覽會會期為6月29日至7月2日,以“共謀發展、共享未來”為主題。貝寧、剛果(金)、馬達加斯加、馬拉維、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日利亞、贊比亞等8個非洲國家擔任主賓國,山東省、湖北省擔任主題省。
會期內將舉辦各類活動近40場,包括開幕式暨中非經貿合作論壇,9場由國家部委和機構主辦的高端活動、7場經貿對接、3場專題研討和13場地方專場活動等,涵蓋綠色基建、海關檢疫、醫藥衛生、農食產品、輕工紡織、產業園區、婦女青年、職業教育等領域。
南非的白葡萄酒、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肯尼亞的玫瑰飾品、乞力馬扎羅山火山口的紫茶……展覽展示也是本次大會一大亮點。位于長沙國際會展中心的主展館設立了“六館一區”,展覽面積達10萬平方米。博覽會集中展示非洲的紅酒、咖啡、手工藝品等特色商品,以及中國的工程機械、醫療器械、日用百貨、農機設備等。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將首次設置由國家部委和機構聯合主辦的高端活動、設立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展區和中非婦女創新創業成果展。
據介紹,中非博覽會已于2019年和2021年成功舉辦兩屆,共吸引53個非洲國家、10余個國際組織、國內31個省區市、29個中央部委和機構、200余家央企及子公司,以及上千家中非企業、商協會和金融機構參會參展,累計簽署合作項目或協議216個。
以中非經貿博覽會為紐帶,中國形成對非貿易新模式。中國支持企業與非洲4國開展12單“一對一”易貨貿易,通過出口種子、廚具、建材和儲能設備,換回西柚、云母、鋰輝石和木材;在非洲國家批發商聚集區設立海外倉,以“前展后倉”模式開展二次批發,推動“中國制造”商品走進非洲。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貿易往來在穩步增長。2022年,中非貿易額大幅增長至28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1%。中國與非洲27國雙邊貿易額增幅超過10%,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亞、剛果(金)、埃及是我在非前五大貿易伙伴。中國已連續14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