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至29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行。企業的全球化、產業鏈的復蘇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
(資料圖片)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在論壇上表示,企業全球的經營是中國連接全球的一個重要途徑,企業的全球化進程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力。
談及全球化新路徑,李東生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全球化即本土化。只有推動本土化,賦能當地產業鏈,才能實現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實現全球價值鏈共贏。中國制造要將全球化作為戰略發展方向,從輸出產品轉向輸出工業能力。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全球制造業依然面臨挑戰,終端需求恢復并不如預期,產業鏈庫存也仍在消化之中,業內也在觀察下半年的走勢。
對此,李東生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談道:“中國現在作為全球貿易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經濟和全球經濟關聯度很大。目前全球經濟狀況還是不太好,下半年情況有積極因素也有困難因素,還不好做判斷。過去半年,各種機構對全球經濟的預測總體是在下行,大環境我們改變不了,要通過提升相對競爭力等保障企業增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年來,全球的經濟格局發生諸多變化,如何應對逆全球的挑戰成為制造業的重要課題。李東生向記者闡述了兩方面路徑,其一是從輸出產品更多地轉向輸出工業能力。
“中國的工業產出占全球比例30%,工業能力總體在增加。”李東生說道,“但要考慮在海外輸出一定比例的工業能力(中國市場消納不到20%),所以產業主動走出去,在目標市場建立我們的供應鏈和產業鏈,這是對抗逆全球化一個有效的方式。”
從財報看,去年TCL海外營業收入約1100億,背后的支撐力是全球的供應鏈布局。在李東生看來,企業在新發展格局下加強全球生產布局,以新型的全球化模式真正貫徹和體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能持續應對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和新貿易保護主義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積極參與建設全球產業生態之外,李東生還提到,全球化的新模式要堅持綠色模式,“通過綠色發展來推動企業的成長、經濟的發展,現在綠色發展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
而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以“企業家精神:世界經濟驅動力”為主題,意在強調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企業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企業家需要積極發揮關鍵作用,推動世界經濟穩步邁向更加平等、更可持續和更有韌性的未來。
李東生表示:“目前形勢下,企業家精神是破局逆全球化、重塑全球經濟、實現合作共贏的關鍵,(過去)尤其是在全球疫情面前,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獨善其身,唯有全球協作合力渡過難關。”他呼吁,在“不確定性”已成常態的今天,企業家更要有“敢為”的精神,具備全局觀與創造力,探索全球化新路徑。
在他看來,全球經濟增長的模式未來一定會發生變化,中國企業要適應新的全球化,“因為我們只守著中國市場很難持續發展。中國市場大,全球市場更大。全球經濟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市場要素來驅動,所以全球化是中國企業要加大力度推動。”
再以半導體市場為例,近年來受到逆全球化思維的阻隔,全球產業鏈都在重塑之中,而全球化新路途、再全球化也成為業界時常探討的話題。近日,清華大學教授魏少軍就指出,要重新理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化,維護半導體全球供應鏈的完整性,實現再全球化。
“如果說,前20年半導體全球供應鏈的形成是以分工作為主要特征。那再全球化,一定是更強調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發展。”魏少軍強調,要用好中國超大市場,讓半導體全球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共同獲利。
制造業一直是經濟復蘇的核心引擎,其中亞洲制造業在全球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李東生表示:“亞洲制造業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具備相對比較優勢,如門類齊全、體系完整、效率成本領先、勞動力充沛、基礎設施完善等,所以制造業將會在亞洲經濟復蘇中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也在論壇中談道,制造業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能夠提供廣泛的就業機會,是穩定、繁榮社會的重要力量。區域制造是疫情后經濟復蘇的重要機會,中國目前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亞洲具備建構區域制造體系的潛力。
而當前消費需求低迷,也為制造業帶來新的挑戰。不論是剛剛過去的618還是上半年的智能終端銷售量,都未出現強勁復蘇。
比如,調研機構TechInsights將2023年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從11.881億下調至11.6億(減少2330萬部),比2022年的12億同比下降2.8%。當前,智能手機市場持續下行、用戶換機周期延長為產業鏈帶來巨大挑戰。
在6月29日MWC上海的論壇上,榮耀CEO趙明指出,消費電子行業是長周期行業,影響最大的因子從來不是經濟周期,而是創新周期,現在智能手機行業正處在一個AI、5G+開啟的新一輪創新周期中。面對新創新周期中的機遇和挑戰,趙明表示需要全行業和產業鏈共同努力,百家爭鳴,讓市場告別個別品牌一家獨大。
再看電視端,群智咨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市場618促銷旺季結束,整體銷售規模不達預期。面板產業在經歷低潮后今年開始漲價,但是依然存在波動。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計,6月-7月全球LCD TV面板價格維持上漲趨勢,且隨著LCD TV面板逐步實現獲利以及終端需求缺乏強支撐下,預計從7月開始LCD TV面板價格漲幅隨之縮窄。
在低迷的大環境下,企業該如何應對競爭、應對經濟環境的挑戰?李東生告訴記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包括產品的技術能力、制造供應鏈能力、經營效率的改善,以及品牌和市場方面的推廣。另外,TCL作為一個全球化企業,我們要持續推進全球化新模式,在這種困難的環境下,要堅持全球化不動搖。”
他進一步表示:“核心能力的技術創新投入,智能制造、先進制造業能力的提升,都能夠實現相對競爭力的提高,保障企業的增長。今年盡管整個國際市場的環境不太好,但TCL海外的銷售增長和國內的銷售增長是同步的。”
同時,李東生也指出,中國制造業從普通的、簡單的裝配發展起來,現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已經趕上世界的先進水平。比如光伏產業,中國在全球保持很強的競爭優勢,在液晶顯示產業,大概有2/3的液晶產業在中國企業生產。但是還有很多領域落后、被卡脖子,所以一定要創新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