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廬江縣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線,全面提升“硬件”、全力打造“軟件”,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優化交易流程、強化交易監督,助力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2023年1-7月份,共組織公共資源交易項目553個,預算價為54.02億元,中標價45.08億元,交易額同比增長22.57%。
創新服務舉措,交易服務有“深度”。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服務功能,為交易主體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全面發放《廬江縣公管中心標前服務函》,一次性告知項目公告發布前需要明確的投標人資格條件和詳細的采購需求。同時,通過電話咨詢和上門服務等方式,積極與各鎮(園區)、縣直單位等項目業主單位及時聯系,進一步提升服務和工作效率。今年以來,共發放聯系函132份、提示卡86份,電話服務280余次,上門服務62人次。
優化交易流程,便民利企有“溫度”。針對不同類型項目,最大限度減少交易資料,取消進場資料重復提供、重復查驗等環節。今年以來,精簡各類進場交易申辦資料共6項。要求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均支持保函使用,減少投標人的資金占用。今年以來,累計開立電子保函276筆,擔保金額4469萬元。免收政采項目投標(響應)保證金、采購文件(含紙質文件)工本費和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文件工本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全年可為企業減負約3000萬元。
強化交易監督,交易管理有“力度”。堅持讓“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聯合懲戒機制作用得以有效發揮,經常性檢查施工現場,約談履約不良企業,及時披露公共資源交易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以來,共對11個重點項目的中標人進行了標后履約約談。同時,對15家競爭主體分別給予不良行為信用預警及記分5分—10分。全面實行交易各環節“不見面”線上數字見證。今年以來,共見證交易文件1280次(含交易公告、交易文件、答疑、中標公示等),視頻見證項目460個共發現12個異常情況,已及時糾正并記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