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更廣闊的紀實影像國際合作平臺
(資料圖)
四位大咖在2023海絲國際紀錄片大會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
法國陽光紀錄片提案大會策略及開發總監馬修爾·貝約特 (主辦方供圖)
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副總裁肖黎明(陳曉東 攝)
國際紀錄片“提案大會”模式創立人方伯德(陳曉東 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主任梁紅(陳曉東 攝)
共同發展、文明互鑒。昨日,四位重量級的中外嘉賓在2023海絲國際紀錄片大會開幕式上作主旨演講,就他們各自專業領域的實踐,暢談國際紀錄片發展前景,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泉州為起點,從海絲國際紀錄片大會的舞臺再次出發,為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紀錄片的發展凝聚創作的信念,踐行“紀實影像的文明互鑒之路”,創造出一個更優秀也更廣闊的紀實影像國際合作平臺。
□記者陳智勇
合作雙贏 推動紀錄片產業發展
“這是我在泉州的第二天,我要來講講產業之間的合作,我的主題是要合作還是競爭?世界上有非常多電影節展,可能節展之間也有競爭的情況,要搶奪最好的項目。當然,我們需要這種良性的競爭,只有競爭才可以讓我們提高節展的質量,讓我們更有創造性,同時,我也相信我們要合作,這也是為什么今天來參加海絲國際紀錄片大會的原因。”法國陽光紀錄片提案大會策略及開發總監馬修爾·貝約特說,在快速發展的紀錄片行業中合作分享知識是更智慧合理的選擇,合作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尋找更好的項目,這當然是最基本的目的,同時,通過節展之間的合作來共同扶持制作人和創作者,幫助他們找到所需要的資金和資源,去培養人才、輔導人才,推動產業發展。
據悉,在多屆法國國際陽光紀錄片節上,總能捕捉到中國作品的身影。近些年,國際合拍模式的推崇與更新,也拓寬了中法合作紀錄片項目的更多可能。
共建海絲之路 講好中國故事
“海上絲綢之路,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貨物貿易、文化交流的見證,也是對外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力量的重要途徑。今天我們歡聚泉州,從紀錄片的視角切入,來探尋更加多元豐富地共建海上絲綢之路、講好中國故事的方式。”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副總裁肖黎明說,騰訊作為一家數字科技企業,一直秉持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從傳播到業務,以實際行動呼應國家議題,連接各方共創社會價值,以這種探索型的新方式助力更多中國故事沿著海絲走向世界、贏得認同。
肖黎明說,2021年夏天,騰訊和中國外文局解讀中國工作室都關注到亞洲短鼻象向北遷移,一致判斷,這個話題具備全球議題屬性,是一個閃閃發光的中國生態文明故事。雙方很快達成合作,于是就誕生了展映活動的紀錄片《與象同行》,在國內外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播出后,獲得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用戶們的千萬級觀看量,也贏得了多個專業獎項。該片的成功是從東方哲學的角度出發,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我對海絲國際紀錄片大會的舉辦表示熱烈歡迎,這個活動促進了合作和商業交流,凝聚中國和世界的紀錄片產業,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國際紀錄片“提案大會”模式創立人方伯德說,提案就是講故事,提案也是海絲國際紀錄片大會的核心所在,此次盛會,邀請了眾多高級別的參與者連接中國和世界。
“我已經老了,55年前入行,過去半個世紀,都是作為獨立制片人在工作。”方伯德還分享了非凡的從業經歷,他說:“在創業的頭幾年里,我有一半的時間都為了保住公司而努力制作節目;另一半時間,用于不斷游說政府,讓轉播方注意到我們這些獨立的創作者,并提供資金支持,這樣,我們才有機會向加拿大觀眾講述加拿大的故事。最終我們成功了,從無到有,建立了一個價值117億美元的產業,雇傭了25萬名員工。對于一個只有4000萬人口的國家來說,這個規模已經相當不錯了。”
加深國際對當今中國的認知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影視劇紀錄片工作者,多年來,我們聚焦打造國內頂級、世界一流的影視劇和紀錄片生產播出平臺這個目標,也承擔著國家電視臺的使命與責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副主任梁紅說,通過此次紀錄片大會與新朋老友相聚在泉州,共話紀錄片的精神追求、藝術特質和與世界的關系,促進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促進文化的多樣和包容。
梁紅說,近年來,總臺逐漸從單一文化視角擴展到跨文化交流與合作,關注全球范圍的故事,通過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打破文化隔閡,促進跨國界的理解和分享,例如《月背之上:太空變革的黎明》《修復巴黎圣母院》《偉大詩人杜甫》等,這些作品都在海內外引起熱烈反響。今后,將以更加尊重、開放的態度和視角去不斷拓展和深化與國內外同仁的交流合作;也將通過紀錄片的合作合拍不斷加深國際朋友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