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間,貴州百靈(002424)正式披露2022年三季報,今年1~9月,該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99億元,同比增長6.09%;實現凈利潤1億元,同比下降16.97%。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為8.16億元,同比增長15.75%;實現凈利潤1675.9萬元,同比下降57.21%。
需要指出的是,進入第三季度,國內多地疫情反復、宏觀經濟繼續承壓,醫藥行業整體表現持續走弱。根據國家統計局規模以上醫藥制造業數據,2022年1-9月,我國醫藥制造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為1.8萬億元,同比下降2.5%;實現利潤總額2793億元,同比下降31.4%。相較于上半年度,這兩項指標的下滑幅度仍在擴大。
(相關資料圖)
“穩中求進”為總基調
此前,貴州百靈就曾對外表示,因國內疫情區域性反彈引發的嚴格管控措施,醫院患者大幅減少、藥品零售網點經營受限,公司感冒、止咳、退熱及咽喉等類產品銷售受到影響;同時,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物流受限,作為實體企業,該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受到一定影響。
今年第三季度,貴州百靈“大本營”貴州區域多地報告疫情,對線下生產、銷售推廣活動、物流供應等造成直接影響。
對此,貴州百靈表示,在嚴格落實防疫政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上市公司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圍繞年度經營計劃有序開展各項經營工作,全力推進復工復產,確保了公司經營的連續性及穩定性,實現前三季穩定盈利。
在具體業務方面,中成藥仍是貴州百靈業務核心,占比超過貴州百靈總營收的96%。目前,貴州百靈已開發培育了銀丹心腦通軟膠囊、咳速停糖漿等17個獨家苗藥產品,在心腦血管、感冒咳嗽等疾病領域具有專有性。目前,貴州百靈已建立起覆蓋全國32個省、市及自治區的全國性營銷網絡體系,在基層終端合作門店數超過18萬家。
據米內網數據統計,2021年銀丹心腦通軟膠囊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已漲至12億元以上,2022上半年銷售額已超過6億元,增長率為15.6%,在2022上半年銷售額增速超過10%的獨家中成藥中居第4位。國海證券研報同時顯示,2021年度PDB中藥庫心腦血管口服用藥排名中,銀丹心腦通軟膠囊進入Top10,屬于心腦血管細分賽道頭部產品。
今年以來,貴州百靈OTC產品線上也亮點頻頻。根據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公布的“2021年度非處方藥企業及產品榜”,公司再度入選“2021年度中國非處方藥生產企業榜”前二十強,咳速停糖漿/膠囊、金感膠囊、維C銀翹片、雙羊喉痹通顆粒及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等多款產品穩居各類別產品榜前列,排名持續上升。
中藥材擴產項目將完工
今年以來,國內醫改加速進入深水區,9月全國中成藥聯合采購辦公室正式成立,《全國中成藥聯盟采購公告》發布,這是國家藥品集采自2018年啟動以來,首次開展大范圍中成藥集采。
有券商認為,從此前湖北、廣東省的中成藥集采來看,中成藥集采降價幅度相對溫和,尤其是獨家品種議價能力較強、表現較好。長遠來看,中成藥集采將促使市場和資源向具備“獨家品種矩陣、大規模生產能力、原材料供應穩定”等優勢的頭部企業傾斜。
今年以來,貴州百靈持續推進擴能技改項目建設,目前顆粒劑車間已完成技改投產,顆粒劑自動化包裝生產線日產能達140萬袋,年產能達到4.2億袋。
2020年9月,貴州百靈啟動新增擴建前提取三車間及配套工程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預計今年內可完成建設施工。建成投產后,貴州百靈中藥材處理能力將由現階段的2.5萬噸/年提升至6萬噸/年,全面突破生產環節的產能瓶頸。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今年以來,國內中藥材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疊加疫情導致的物流成本上升等,對各大中藥上市公司成本和業績形成壓力。
為對此作出有效應對,貴州百靈已在貴州省內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超過25萬畝,居國內中藥企業前列。在一定程度上,貴州百靈自建中藥材基地可確保核心品種數量充足和質量穩定的原料供應,同時也可有效應對中藥材價格愈發頻繁的非理性波動。據貴州百靈方面透露,隨著擴能技改項目的建成投產,上市公司中藥材種植規模還將逐步提升到60萬畝左右。
在藥品科研方面,貴州百靈陸續披露了多個項目研發進展。其中,國家級科研課題“糖寧通絡片”系列研究進展順利,其與唯一批準上市的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化學藥(羥苯磺酸鈣膠囊)展開頭對頭試驗,在顯著改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最佳矯正視力以及提高字母識別數量方面呈現出優效性;參股子公司賾靈生物“注射用甲磺酸普依司他”治療復發或難治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順利啟動Ⅱ期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