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很快辟謠:傳言中除了“它是化纖”這句,沒有一句是真的。
大家可能看看就過去了,但小編卻想借此提醒大家注意一下這種癌癥——鼻咽癌,這種我們不夠熟知但在中國的死亡率偏高的癌癥。
鼻咽癌也許不像肺癌、胃癌那么熟悉,但為何我國死亡率卻如此之高?哪些人最危險?接下來的科普大家真的有必要了解。
一、
鼻咽癌患者并不罕見
鼻咽癌我們似乎聽說得不多,但其實它并不罕見,很多明星也頻頻被曝出罹患鼻咽癌:
老戲骨李雪健、韓星金宇彬分別在46歲、28歲時被查出患鼻咽癌;
58歲香港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去世;
羽毛球名將李宗偉花費近千萬才抗癌成功。
那么這個看似陌生、實則高發的鼻咽癌到底是什么呢?
1
鼻咽到底指哪里?
鼻咽其實是鼻腔與口咽的“結合部”,是一個3厘米左右的空腔。人在呼吸時,氣體會從鼻腔到鼻咽、再到咽喉。
鼻咽特殊的位置讓它看起來不起眼,這也導致它很容易被忽視。加上前期癥狀隱匿、易混淆,所以早期篩查面臨很多阻礙。
往往出現了明顯癥狀時,70%到80%的病人都已到了中晚期。
2
為何鼻咽癌“扎堆”中國?
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全世界近一半鼻咽癌患者在中國。其實鼻咽癌“扎堆”中國的背后,還有“南高北低”的趨勢。
中國60%的鼻咽癌病例集中在廣東省,所以鼻咽癌素有“廣東癌”之稱。剩下有20%集中在廣西省,還有20%主要集中在湖南、福建、江西、港澳等地區。
關于鼻咽癌的發病原因,我們從這些地區可以窺見一二。
①愛吃咸魚等腌制食物
別小看了一條小小的咸魚,咸魚含有大量的亞硝銨。
它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類致癌物的物質。研究顯示:常食用咸魚的人,鼻咽癌的發病風險提高了50%甚至650%。
②高危病毒使風險提高11倍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EB病毒是導致鼻咽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實成年人中95%以上都攜帶有EB病毒,只不過不一定感染就會患鼻咽癌。這要看病毒的種類以及易感因素這兩個條件。
地區性高危EB病毒
研究表明:廣東地區所流行的EB病毒流株致癌性更高。這種BALF2_CCT 亞型EB病毒屬于一類高危病毒,會使鼻咽癌風險增加11倍。
病毒要持續感染和激活
而且研究人員發現該地區人們的HLA基因區域中,存在遺傳易感基因,因此病毒就更容易被激活。
如果病毒持續感染即呈陽性,鼻咽癌發病率會比普通人高4-5倍;如果持續激活,發病率則會增高到20倍以上。
同時,鼻咽癌的高發也與吸煙有很大關系。
調查發現:廣東鼻咽癌的高發區——四會地區,農村男性吸煙率高達90%,女性也逃不過二手煙。
研究人員由此通過實驗證實:香煙的提取物可以激活EB病毒。
廣東地區鼻咽癌的流行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而除此之外,油煙和化學毒物等日復一日的刺激也可能會誘發鼻咽癌,因此從事廚師等行業的人群也需注意。
二
鼻咽癌早期,最怕誤判這些癥狀
鼻咽癌的發病除了有地域特點之外,癥狀也很特殊。
因為鼻咽與耳、鼻、口、眼這幾個部位都很近,病變時容易導致其他部位出現不適。這時我們就很容易誤判,與其他疾病混淆。
以下幾個癥狀都可能是鼻咽癌在敲門,必須謹慎:
1
癥狀和鼻炎很像
鼻塞:這是鼻咽癌最常見最典型的癥狀,腫瘤侵犯到鼻孔和鼻腔后,一開始可能是一側鼻塞,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會出現兩側鼻塞了。
吐痰有血絲:這是指深吸鼻涕后經過鼻咽處,吐痰時有血絲。尤其早晨起床后出現是早期典型癥狀。
病情加重后出血量增加,就會直接流鼻血了。
男子鼻涕中帶血絲一診斷竟是癌
2
別把腫塊當“富貴包”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首發癥狀,6~9成鼻咽癌患者會出現。
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發生率比較高,很多患者以為腫塊“不痛不癢”,就誤當作“富貴包”,因此不重視延誤病情。
而且如果淋巴結發炎治療沒什么明顯改善時,也要警惕鼻咽癌的可能。
3
耳悶耳鳴、聽力下降也要小心
當腫瘤堵塞住咽鼓管口后,會出現耳悶與耳鳴,進一步發展甚至會降低聽力。
而這很容易被誤診為中耳炎等,需要特別警惕。
4
眼睛不適也可能是前兆
腫瘤侵犯至眶尖、眶內及眼外肌支配神經時,會導致視力減退、斜視、對眼等情況出現。
而且顱神經受連累之后,還有頭痛、面部麻木等癥狀。主要表現為靠近耳朵和頭頂位置的單側持續性頭痛。
所以說,鼻咽部發生病變之后,波及的范圍相當之廣,靠癥狀判斷很容易誤判,大家也千萬要小心識別,發現不適盡早去醫院檢查。
三
鼻咽癌的篩查治療有中國方案!
作為中國死亡率排名全世界第一的癌癥,中國醫學界在這方面也攻堅克難,不管是篩查還是治療,都鉆研出了中國方案。
1
高危人群想篩查可以這樣做
①EB病毒抗體檢測
目前,篩查鼻咽癌最常用的是EB病毒抗體檢測,檢測可以直接反應血液中EB病毒的數量。
篩查屬于抗體陽性者,建議定期復查鼻咽鏡。篩查屬高EB病毒DNA者,要進行下一步的鼻咽鏡檢查,以排除鼻咽腫物。
而且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早在2015年就研制出了鼻咽癌風險預警芯片。通過唾液就可檢測出11個鼻咽癌易感位點,提早預警和識別。
②鼻咽鏡
對于一般患者,會用簡便的間接鼻咽鏡檢查。
但由于鼻咽位置隱匿,對于鼻咽可能存在腫物的患者,需使用直接鼻咽鏡(鼻咽內窺鏡或電子鼻咽鏡)檢查診斷。
篩查至此,如果發現腫瘤,就要進入確診檢查,進一步明確腫物性質、大小等。
此外鼻咽癌的篩查方式還包括腫物病理活組織檢查、增強CT及核磁掃描、彩超檢查、全身PET-CT檢查等。
2
治療同樣有中國方案
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是放療和化療,手術治療有嚴格的適應癥,分子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只適用于部分患者。
最初,我國治療鼻咽癌采用的是國際指南中的美國方案:先放療一個月再化療。
但經過不斷的臨床探索與經驗總結,我國也逐漸摸索出一套中國方案,即“先化療再放療”。這一方案使整體生存率提高了10%左右,最終也被國際指南采納。
而在50年的不懈努力之后,我國部分示范區鼻咽癌的早診率從20%提高到79%,死亡率降為原來的五分之一。我國也預計在2030年全面遏制鼻咽癌。
對于鼻咽癌這類地域特征明顯的疾病,重點地區的朋友也不必過于驚惶,知之防之,是我們對付疾病的有效武器。而且我們也應該相信“中國方案”,可以用實力把它一步步降下來!為“中國方案”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