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縣域共青團改革以來,共青團杜集區委充分發揮團組織的組織力、引領力、服務力,堅持“四個抓實”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進一步增強了全區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能和強大活力。
抓實組織建設,筑牢鄉村振興“主陣地”。認真落實“三會兩制一課”、主題團日、組織生活會等組織生活制度,突出分類管理,提高團組織建設質量。通過采取獨立建團、支部+社團等模式,突出非公經濟組織、協會、專業合作社等重點,不斷健全團的組織體系。開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團情大調研”,對轄區企業和社會組織青年職工人數等基本情況進行詳細摸底,整理整頓軟弱渙散團組織,激發組織戰斗力。2022年,全區社會領域團組織增加4個,非公領域增加83個。創新農村團組織設置方式,依托“一支部一黨建指導員”,實現全區53個村(社區)“一村一團建指導員”。聯合轄區高校開展“青耀杜集 揚帆起航”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選拔38名在淮大學生兼任團組織副書記。
抓實隊伍選育,注入鄉村振興“源動力”。聚焦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聯合農業農村局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40名青年農民參加;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專題研討班,50余名鄉村振興青年參加。開展“杜集區第一屆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評選”活動,從涉農創業、鄉村治理、科技興農、鄉村社會實踐四個領域中評選出19名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聯合區委組織部開展鄉村振興好青年擂臺比賽活動,進一步激發鄉村青年人才活力,持續營造鄉村振興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抓實創業就業,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聯合人社部門組織開展人才招聘會,線上累計發布各類就業崗位1000余個。聯合理工學院組織開展2023年共青團促就業淮北理工學院專場招聘,900余名大學生參加。開展“廣聚青春力量 助力青年創業”暨銀企對接活動,組織30名青年企業家實地觀摩調研青創項目,邀請銀行為青年創業者解答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助力青年創業。積極為7名青年創業者成功申請6.62萬元創業貼息資金。為杜集區天俊生態農場成功申報第六批安徽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爭取上級資金5萬元。
抓實志愿服務,強化鄉村振興“治理網”。以需求為導向,持續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基層團組織、青年志愿者協會、駐區高校三方合作,形成“團屬青年志愿者—社會組織青年志愿者—高校青年志愿者”三方合作的志愿服務模式,引領各領域青年助力基層治理,織密青年服務網絡。依托村(社區)成立53支“鄉村振興青年突擊隊”,引導農村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組織青年志愿者走進農村,開展政策宣傳、文明創建、人居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100余場次,打通青年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