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樂高根據孩子年齡階段不同研發了不同的課程3—5歲的孩子生理和大腦處在對世界元素的感知、發現階段,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授孩子使用樂高積木教學搭建不同的主題結構。
(資料圖)
2、 通過穿越游戲、樂創工程等趣味性系列主題,引導孩子自主搭建主題結構,激發探究興趣,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認識社會生活元素,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在快樂的活動中,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鍛孩子的動手能力、提升想象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同時趣味性的主題搭建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對事物的專注。
4、5—6歲的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逐漸加深,語言、動手、創新能力有一定的基礎,使用樂高建筑類器材,可教孩子們建構出無論功能還是結構都更加復雜與多樣的裝置和現實模型,充滿創新的主題活動,更促進孩子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5、在主題搭建活動中,孩子不僅可以學習建筑和科技人文知識,了解各類不同建筑的結構和功能,而且從中掌握簡單機械結構在人類生活中重要的應用,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進行假設和猜想,喜歡與人合作和交流。
6、6—8歲的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逐漸加深,語言、動手、創新能力有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科學、社會等知識。
7、可以教孩子們建構出無論功能還是結構都更加復雜與多樣的裝置和現實模型,充滿創新的主題活動,不但可以進一步提高孩子們動手能力和想象力,更促進孩子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8、9歲以上還是動手能力相對較強,可以學習樂高ev3課程,通過機器人圖形化編程技術編寫機器人運行程序。
9、基于小學科目與技術探究課程的解決方案包括了結構與力、簡單機械、動力機械、能源轉化等活動案例,在每一個活動里,我們向活動小組成員提出了挑戰任務,給他們能夠創造出自己解決方案的工具,學生們親自動手制作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模型,通過這種方法,初步建立對相關基礎知識、原理的認識與理解,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實踐成功后的喜悅和興奮。
10、教給孩子科學正確的思維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培養耐心、團隊合作技巧等。
11、培養孩子對數學、物理等學科的興趣。
12、讓孩子們以一些實際的生活例子為主題,培養孩子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3、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社交能力等。
14、開啟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耐心、團隊合作技巧等,激發數理化的興趣,提升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15、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延伸到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等。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