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土炕說土理、用土辦法解決土事情”這是人民作家趙樹理調解矛盾的方法,也是沁水縣首創的調解模式。近年來,沁水縣人民檢察院不斷推廣復制“趙樹理調解模式”,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訴源治理的新途徑,創新工作方法解決群眾糾紛,用最利民高效的司法服務回應群眾訴求高質效辦案,始終保持一以貫之的人民立場和一如既往的責任擔當,用心用情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先放氣,后說理,巧解鄰里“疙瘩”
【資料圖】
田甲與鄰居田乙夫婦的院子并排,祖輩就是鄰居,但十幾年來,兩家因生活瑣事矛盾不斷。2021年4月26日,兩家因生活污水排水問題發生再次言語沖突,田甲遂對田乙夫婦進行毆打,致田乙骨盆損傷為輕傷一級,雙方各執一詞。經了解,原來早在2010年,田甲與田乙兩家就因生活污水排放問題及農村風水問題多次發生糾紛,十幾年來日積月累,積怨頗深,使得這件小案變得更加棘手。
“這矛盾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開的,咱們得先讓他們‘撒撒氣’?!背修k檢察官對助理說。辦案檢察官審查后,沒有將案件一訴了之,而是利用節假日、傍晚農閑的時候,帶著助理、書記員,多次驅車100余里到村中走訪雙方當事人及其親屬、鄰居,認真聽取雙方的委屈和訴求,讓他們先把心里的不滿情緒一股腦兒發泄出來。同時,現場查看生活污水排放情況,并向工程技術人員了解污水管道建設費用。得知僅僅因為一兩千元就可以解決的管道費用,卻因封建迷信引發了這么多年的矛盾糾紛時,承辦檢察官心里有了底。承辦檢察官從雙方子女著手,耐心釋法說理,向他們普及科學知識,引導其幫助父輩擯棄封建迷信思想,進一步消除當事人雙方的對抗情緒。
最終,嫌疑人田甲及家屬表達了增加賠償金額的意愿,受害人一方也對賠償金額有所松動,雙方同意和解,以賠償受害人7萬元達成協議。通過溯源治理,雙方握手言和,矛盾得以妥善化解,沁水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田甲作出不起訴決定。
先把脈,后治病,主持同鄉“公道”
犯罪嫌疑人閆某和受害人陳某都是端氏鎮人,二人為“老鄉”。2019年2月份的一天晚上,閆某參加其前妻的生日聚會,酒后與受害人陳某發生爭執,閆某遂用啤酒瓶砸向陳某面部,致陳某輕傷二級。此前,閆某和陳某二人曾在當地公安派出所民警的主持下調解過兩次,均調解失敗。
“我們得弄清這‘小哥倆’為什么這么大意見,再去做調解。”承辦檢察官如是說。經了解,陳某擔心自己臉上傷疤影響容貌,面部修復需巨額費用,因此索要天價賠償款;而閆某愿意賠償,但陳某提出的天價賠償實在使其無能為力。找準了癥結,這事兒就好解決了。因此,辦案檢察官從“趙樹理調解模式”中的“鄉土人情”調解方法入手,講人情世故,并對二人普及相關法律政策,融法、理、情于一體,多次與雙方當事人溝通調解。最終,犯罪嫌疑人閆某表示很后悔其魯莽行為,他將盡力賠償,并表示認罪認罰;經過辦案人員努力,受害人陳某從一開始不愿原諒犯罪嫌疑人閆某轉變為愿意接受道歉和賠償,并自愿與犯罪嫌疑人閆某達成和解。
在辦案人員的積極調解下,雙方簽署了和解協議書,閆某自愿賠償陳某四萬元,陳某則出具了書面的《刑事諒解書》,明確表示對閆某不再追究刑事責任,遞交給檢察機關。為徹底化解矛盾不留隱患,沁水縣檢察院召開了公開聽證會。聽證會上,“小哥倆”握手言和,最后沁水檢察院依法對閆某作出不起訴決定,既解了“法結”又解了“心結”。
先普法,后執法,挽救絕望人生
2022年11月12日,杜某某從網友處獲取女被害人王某和其男友的不雅視頻,后杜某某因生意失敗、賭博等綜合原因債臺高筑,遂產生利用該視頻對王某勒索財物并用于還債的想法。2022年11月20日至11月27日期間,杜某某向王某微信發送其和男友的不雅視頻,并用“向其親朋及公司同事等人發送該視頻”等語言索要金額13萬元。因王某報案,致杜某某敲詐勒索未遂。
沁水縣檢察院受理此案件后,訊問得知杜某某非常后悔,認為自己不該一時沖動而犯下大錯。更為嚴重的是,杜某某因舉債未還,又涉嫌敲詐勒索,短期內遭遇了生活的一系列重大變故,對生活失去信心,已打好辭職報告想離職后輕生。辦案檢察官獲知這一情況后,立即勸導該杜要冷靜,“遇到問題不能走極端,應用理智的方式來解決,只要認識自己的錯誤、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堅決改正都是好樣的!”檢察官在電話中耐心勸解。同時,向其普及相關法律知識,讓其知曉事情并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在檢察官的真情感化下,杜某某徹底放棄了輕生的念頭,表示堅決戒除賭博惡習,自愿認罪認罰,坦然接受刑事處罰。
檢察工作與“樹理文化”中善做群眾工作、與人民群眾在思想感情上融為一體、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立場上的思想密切相關,“樹理精神”與新時代“楓橋經驗”也異曲同工,一脈相承。沁水縣檢察院用一個個典型案例,為“趙樹理調解模式”增添了一抹“檢察藍”,也生動詮釋了檢察機關司法為民的情懷與擔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