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19日,2023中國(重慶)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奉節舉行。大會邀請了多位蠶桑繭絲綢行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聚焦蠶桑產業的數字與智能化主題,共話時代發展新機遇,共謀蠶桑繭絲綢產業發展新未來。
在大會開幕式及主旨報告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徐衛林表示,蠶桑絲綢產業是千年產業,但目前這個產業也面臨著優質繭供給嚴重短缺、產業鏈整合緩慢、蠶桑繭絲資源多元利用產業化程度較低等難題,亟待“破繭”。
如何“破繭”?數字和智能化是新的引擎。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蠶學會理事長代方銀從育種科技的角度做了解答。他表示,現代轉型升級效益蠶業對蠶品種提出了產絲量高、絲品質優、抗病抗逆、適應粗飼、適應機械等新要求,應充分利用家蠶種質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數字化,加快推動育種新技術、方法的創新與高效應用,通過“數字家蠶”賦能蠶業育種。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圓桌對話等,并配套開展了“絲路巴蜀·錦繡川渝”——成渝雙城蠶桑絲綢消費節等活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