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彭強 北京報道
5月30日,中國石油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入商業運營。該項目是國內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世界級煉化項目,也是中國石油持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煉化業務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
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包含2000萬噸/年煉油、260萬噸/年芳烴、120萬噸/年乙烯,該項目國產裝備超過90%,核心控制系統完全實現國產化。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于今年2月27日實現一次開車成功,進入全面生產階段。
中國石油方面表示,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煉化產業轉型升級邁向高端,填補華南地區原料供應缺口,推動進口替代,增強中國石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能力,同時也將對中國石油集團未來調整煉化新材料業務產業結構起到引領和帶動作用。
廣東石化可生產20多種清潔油品和200多種化工產品,應用于航空航天、鐵路海運、農業、醫療、建筑、電子電器等多個行業。據廣東石化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康志軍介紹,廣東石化目前20多種煉化產品已經投放市場,航煤產品成功出口。截至目前,已經投放市場各類產品300多萬噸,其中汽柴油近200萬噸,出口航煤20多萬噸,對二甲苯、苯、液化氣及聚烯烴樹脂產品100多萬噸。
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楊繼剛表示,中國石油將強化新材料生產技術開發,通過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原創技術開發,通過國家級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加快新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布局、提高產量,盡快成為國際知名的有機材料供應商。
2023年,廣東石化計劃加工原油1500萬噸,實現產品總量1254萬噸,其中合成樹脂產品(含ABS)近65%供應珠三角地區,替代進口產品的同時,也將實現潮汕地區周邊的樹脂企業低成本發展、擴大規模。
中國石油表示,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未來將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煉化一體化領軍企業,大力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利用廣東地區充足的太陽能和風能實現清潔能源利用與石化行業的融合發展,同時發展氫能產業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