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胡天立
圖源:濱江發布
(資料圖片)
近日,有乘客在乘坐杭州地鐵時發現,車廂地面上突然印滿了各種tips(小提示),有充滿“國際范兒”的提示:教會一個外國有人說“來塞”和“發靨”;有官方玩梗的提示:記得對“杭州是美食荒漠”的評價做好情緒管理;更有幽默中帶著實用旅游指引的提示:在“立馬回頭”站不要回頭,否則會錯過靈隱寺等等。這些小提示有些讓人會心一笑,有些則給第一次來杭州的游客真心實意提了個醒。
杭州地鐵tips在互聯網上受到多方關注后,不少本地市民紛紛前去打卡拍照,表示這些分布在地鐵站角角落落的提示確實“笑果拉滿”,真的很“發靨”。還有本地網友表示“官方玩梗”,最為搞笑的是:蠻蠻好乘個地鐵,結果一路臉上的蘋果肌和肚子上的腹肌就沒停過。不少外地網友則表示杭州的“地鐵梗”真是幫了大忙,不會坐過站,下錯車。也有游客朋友留言點贊:真是靠著那條提示沒在“立馬回頭站”下錯車錯過靈隱寺。
廣大網友、游客對杭州地鐵的褒獎與贊賞,都在印證著一件事情——最近杭州地鐵仿佛變得越來越懂老百姓的想法與心聲了,還能不經意間一下子“進化”,把人們日常生活中要處理面對的瑣碎細節全部照顧到,用體貼入微把通勤、旅行間的幸福感直接拉滿。其實這不是杭州地鐵第一次“悄然進化”了,無論是高低溫區車廂、納涼休息區、還是智能車窗屏幕,杭州已經不止一次在地鐵出行的體驗優化上下足了功夫。
地鐵tips的新鮮出爐,其實也是杭州在服務百姓的道路上“面面俱到”思維的一個直觀體現。地鐵車廂內部一共有四個面,上面以及左右兩面都給安排明白了,那剩下的地面當然也要好好利用——畢竟人流量大的時候,看不了手機起碼還能看看地面。地面展示的提示看似很“發靨”,其實背后都是“精挑細選”的滿滿真心與實意。
提示中一大部分是為了照顧初來杭州的外地游客,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都給說得明明白白。有指路的,說明開門方向的,有夸贊窗明幾凈、乘客美麗的,有傳授換乘小技巧的,有注意天氣變化的,更有“官方玩梗”,毫不避諱地給出本土美食及服務的實用指南,生怕游客朋友們在杭州玩得不盡興。
另一部分則是對市民朋友們文明出行,迎接亞運盛會的溫馨倡議:逛景點時管住“激動的心、顫抖的手”,不要“摘花拔草”;遇到國際友人時可以教教他們說杭州話等等。這些提示不僅展現了杭州服務百姓、體察民情時的周全與細致,也讓人們感受到這座“會玩梗”的城市背后的創新與琢磨,包容與擔當。
不可否認,今時今日的杭州不僅是溫潤如玉的煙雨江南,更是知你懂你的貼心港灣,它既有上有天堂的渾然天成,又有下恤民意的無微不至。或許正如網友們津津樂道的“網絡梗”那般:如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用真心就可以。
杭州正在用“抬頭不見低頭見,總有一處會相見”的溫情方式,用“發靨”換笑靨,用真情迎傾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