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啤酒燒烤小龍蝦,空調雪糕配西瓜。雖已立秋,作為“季節限定套餐”中的一員,餐桌上少不了嗨“啤”一下。緊張工作之余,一杯“濺雪堆花”的冰啤酒亦是人們放松自我、聯絡感情的“調味劑”。
夏天是啤酒銷售的旺季,啤酒行業上演了營銷“狂歡”。除了舉辦啤酒節外,今年各大啤酒企業還積極與音樂節、馬拉松等戶外活動“夢幻聯動”,開拓更多消費場景。此外,精釀啤酒近年來也成為年輕人的“新寵”,被列入“日咖夜酒”的消費清單。越來越多的社區精釀酒館在城市出現,以新穎的包裝和社交活動的需求刺激著年輕人的消費,白天用咖啡“續命”,晚上則選擇在一個氛圍拉滿的小酒館,為松弛感“續杯”。
強勁的消費也直觀表現在數據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規上企業啤酒產量同比上漲20%,頭部企業紛紛發布2022年年報,業績表現遠超預期。據數字貨運平臺滿幫的數據顯示,今年6-8月,平臺啤酒發貨噸數環比上漲13.48%,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
一直以來,山東都是我國啤酒大省。網絡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啤酒生產十大省分別為山東、廣東、浙江、四川、河南、河北、江蘇、遼寧、福建、黑龍江,山東啤酒年產量達489萬千升,占全國產量的14%。從地域來看啤酒企業的分布,山東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包括青島啤酒、泰山原漿等本土頭部企業,山東擁有關聯企業高達16635家。
而據數字貨運平臺滿幫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各區域在滿幫平臺上發貨量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其中,從山東發往全國各地的啤酒超430萬噸,以近第二名4倍的絕對優勢遙遙領先,牢牢占據區域發貨量榜單首位。排在此后的浙江、湖北、安徽和河北則“齊頭并進”,發貨量均突破100萬噸。
中國的啤酒產量和啤酒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中西部相對較少。浙江作為輕工業大省,本土品牌千島湖啤酒一直是啤酒品類中“小而美”的存在;擁有華中地區最大啤酒釀造基地之一的湖北,同樣是啤酒產業的區域“優等生”;作為全國生產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啤酒企業之一,雪花啤酒早在2000年就在蚌埠市懷遠縣設廠,今年4月,雪花啤酒年產100萬千升新建項目產品下線,大品牌的“青睞”也推動了安徽在排行榜上“乘風破浪”;而坐擁藍貝、四海、藍亨等眾多啤酒品牌的河北,也因此與其他區域比肩。
粗略估計,一瓶580毫升到620毫升之間的瓶裝啤酒連瓶帶酒大概重1千克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計算,今年1-8月,江蘇總計運入啤酒超106萬噸,大約相當于10.6億瓶,與山東相比,不遑多讓。
良好的開局也讓2023年的啤酒行業有了更多期待。呂碩思對此充滿期待,“未來,我們的市場一定會更大,依賴于快速高效的物流,會有更多人喝上我們山東釀造的鮮啤酒。啤酒產業的“嗨啤”,除了產品創新、品質提升方面的“慢”,還需要高效便捷的物流的“快”來賦能。(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蒼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