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現場。
(相關資料圖)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攝影 雷遠東
如果問喜歡蘇東坡的人最喜歡蘇東坡哪一點?恐怕90%以上的人的答案都一樣,那就是性格,尤其是他一生歷經坎坷,卻能夠堅強地一次次站起來,保持豁達樂觀的超然心態,最為“蘇迷”們所推崇。
那蘇軾這樣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6月21日上午,在眉山三蘇祠東坡書院,“東坡大家講”第四講正在舉行。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莫林虎便以《蘇軾文化性格的形成及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為主題,給現場聽眾帶來了一場精彩講座。
現場聽眾。
成都“蘇迷”早上7點驅車來聽課 說東坡詩詞特別治愈她
身著一襲淡然長衫,木質手提包放在腳側,知性優雅。雖然坐在最后一排,也沒阻止成都蘇迷袁媛對講座的熱情:全程十分認真,并時不時用手機拍照,記錄下莫教授的金句。
“講得太好了,尤其是講到蘇東坡與儒釋道的關系,很精彩。”身為公司白領的袁媛,是一個鐵桿“蘇迷”。當天,她7點多就開車從成都趕來聽課了。“受益匪淺,雖然我平時也會看關于蘇東坡的書,但不如現場聽專家講課理解的層次那么高,那么深入透徹。”袁媛說,她平時喜歡看書,喜歡茶藝,都有受蘇東坡的影響。生活中,也難免會遇到許多困難挫折,但蘇東坡的詩詞總會治愈她。
高校老師是忠實聽眾 組團聽課場場不落
和袁媛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來自四川城市職業學院的老師楊璐。“我最喜歡蘇東坡的詩詞便是《定風波》,因為人生路上總會有一些坎坷和困境,而蘇軾的文學作品和人格魅力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消解這種困境。他的豁達樂觀也最感染我。”
楊璐說,自己任教的學校也有東坡書院,并且早從15年開始,學校就開設了東坡悅讀這門公選課,而楊璐正是這門課的任教老師。“就是想讓我們的學生更加了解、熱愛東坡,從而更好地去弘揚和傳承東坡文化、三蘇文化。”
劉懷香現場向莫教授提問
她的同事,同樣從事古代文學教學的劉懷香也說,自己最欣賞的便是蘇東坡的人生態度。“我相信東坡先生的這種積極樂觀,正向的人生態度,是所有人都該擁有和堅持的。”劉懷香說,當天,不僅是她和楊璐來到現場,還有4位同事也一同前來聽課。原來,他們是東坡大家講中的忠實聽眾,每一期開講預約門票時,她們便蹲著點報名,基本做到了期期不落。“這樣的活動真的很好,很有意義,也希望能有機會更多地走進校園,讓更多的青年學子去.。”劉懷香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