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小份菜再添一把火
經常在外吃飯的人很熟悉小份菜。尤其點外賣時,一人食場景較多,小份菜省錢又不浪費,是性價比之選。市場監管總局5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美團、餓了么共銷售“小份菜”11.99億份。
(資料圖片)
小份菜雖好,也有自己的煩惱。有的小份菜減量不減價,菜量減半,價格卻減得不多,消費者覺得不劃算,不愿意點;還有的商家主打“大碗”“整只”“量大”“實惠”,不愿讓小份菜影響自身品牌定位,對推廣小份菜不積極。
針對這些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發揮網絡餐飲平臺引領帶動作用有效防范外賣食品浪費的指導意見》,給小份菜“加點火候”。一是希望網絡餐飲平臺鼓勵引導商戶積極提供小份菜、小份飯、小份飲料等小份餐品,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二是完善餐品分量信息描述規則,指導商戶優化食品分量、規格或者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讓小份菜吃得明明白白。
新口味粽子受歡迎
粽子是端午節必備美食,也是我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的持續提升,消費者對粽子的吃法和口味提出了更多要求。同時,需求的升級也推動了粽子生產行業的變革,相關商家不斷推陳出新,持續創新口味,整個行業正煥發新的生機。
數據顯示,端午節前夕,粽子銷量環比增長14倍,其中新口味粽子超過135種。一方面,這反映出粽子消費的個性化、品質化發展趨勢,消費者對新口味、新品類的粽子越來越感興趣。另一方面,這也預示著粽子行業迎來更大發展機會,商家需要緊抓節日市場這一風口,在創新上做文章,在質量上下功夫,實現高質量發展。
引導平臺防范餐飲浪費
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日前聯合印發《關于發揮網絡餐飲平臺引領帶動作用 有效防范外賣食品浪費的指導意見》,落實反食品浪費法等法律規定,充分發揮平臺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增強平臺內商戶和消費者的文明消費意識,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促進網絡餐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網絡點餐平臺作為聯結商戶和消費者的中間模塊,在引導商戶設置小份餐品、建立反浪費機制、鼓勵消費者厲行節約、文明點餐方面能夠發揮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商戶、消費者也要共同努力,在日常運營和生活中切實做到防范食品浪費。
山西汾酒再創分紅新高
6月14日晚間,山西汾酒拋出史上最高分紅,而其“分掉去年一半凈利潤”的消息更是引發了市場關注。不過,高分紅可謂白酒行業常態,歷史上,不僅是山西汾酒,還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等白酒巨頭都曾“豪氣”分紅。
在廣大投資者看來,上市酒企分紅還可以再激進一些。在近期部分上市酒企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不約而同地建言“進一步提高分紅”。
行業人士表示:“對于消費企業來說,它不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每年就能產生大量的現金流入,如果公司賬上有很多現金,實際上會大幅度降低公司的凈資產回報率。如果把現金分掉,僅保留運營需要的現金,會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
千億預制菜產業拓展鄉村振興新機遇
在“宅經濟”催化下,預制菜行業近年來增速喜人,成為“風口”。一邊連著田間地頭,一邊連著消費者舌頭,預制菜被認為是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專家表示,有關部門可通過稅收優惠、財政金融保險等政策,扶持建設一批集約化、設施化的農產品優勢生產基地,推動預制菜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預制菜龍頭企業;加緊制訂相關生產技術標準,提高企業的準入門檻,構建完善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對各級部門的權責進行清晰界定,確保政策精準落實。
我國前5月葡萄酒進口量下降31.2%
海關總署發布的2023年1-5月酒類進出口量數據顯示,1-5月啤酒出口額達11.17億元,同比增長36.7%;出口量為22.95萬千升,同比增長21%。1-5月啤酒進口額達18.71億元,同比增長10.3%;進口量為19.98萬千升,同比增長6.4%。
此外,葡萄酒方面1-5月進口額為31.59億元,同比下降16.6%;進口額為10.15萬千升,同比下降31.2%。
年輕人更偏愛沉浸式酒吧消費
美團發布的2023年酒吧指南顯示,5月酒吧夜間消費規模同比去年增長超55%,20-35歲的酒吧消費人群占比超八成。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酒吧業態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本質是商家滿足消費者需求。年輕消費者喜歡沉浸體驗以及潮流元素酒吧,越來越多的特色酒吧正逐漸成為年輕消費者新寵。未來酒吧業態會向著細分化、個性化方向發展趨勢。
預制菜成“新寵” “預告”措施要跟上
在餐廳下單還不到10分鐘,工藝復雜的如紅燒肉、花膠雞等餐品就已端上桌,讓不少消費者犯嘀咕:這是不是預制菜?近幾年,以“30分鐘做一桌大餐”為招牌的預制菜產業發展迅猛,成為消費者的“新寵”。然而,對于在飯店、餐館吃到預制菜,消費者有不同看法。
有的消費者表示,預制菜可以讓自己享受更快的上菜速度和高效的服務;有的則認為,在外面吃飯不能沒有“鍋氣”,花了錢卻吃預制菜,給人一種“被宰了”的感覺;還有的消費者主張,菜品口味最重要,是不是預制菜無所謂。
無論從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還是規范餐飲行業健康發展的考量,預制菜要想普及推廣,“預告”必須跟上。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引導廣大餐飲企業,主動履行告知義務,把預制菜的品牌、保質期等真實情況告知消費者,讓消費者自主選擇。只要把事情擺在明面上,不給消費者制造被欺騙的感覺,相信不少消費者還是能夠理解企業的做法,進而愿意主動了解新事物,嘗試和接受預制菜。
蒙牛摘得“京東618”八連冠
京東618”活動期間,在競爭激烈的大促活動中,蒙牛新零售逆勢破局,摘得“618”當天及“618”期間(5月23日-6月18日)常溫乳制品店鋪維度“雙冠王”和品牌維度“雙冠王”,這也是蒙牛在京東618大促中第8次摘得此項桂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