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市殘聯獲悉,第四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在山東濟南舉行,今年重慶帶來了涪陵菜鄉結繩、鹿可花藝(永生花)、城口大木漆、武隆蠟染等4個大項目、超過500件精美藝術品。
(相關資料圖)
繩載花意,結傳溫情,一花一語一結一愿各不同。本次展出的結繩作品采用古法結繩技藝純手工編織而成,通過結合山奇花美地方特色、民間文化、吉祥事物,創作出百花爭艷的文創作品,讓本來簡單的線,“結”合成色彩艷麗的百花。
漆藝作品源自城口的傳統非遺文化和得天獨厚的名漆資源。城口大漆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以漆酶含量高、透明度好、漆酸香味濃郁、干燥性好享譽中外,目前已培訓漆藝文化傳承人16名,生產文創產品3000余件,帶動14名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和2名殘疾人家長就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會上,魯渝殘疾人幫扶協作項目——城口忘我大漆藝術空間展出的百余件精品,凸顯了兩地合作助殘扶殘的豐碩成果。
蠟染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來自武隆的殘疾人藝術家,利用傳統工藝制作服裝、床單、被罩、桌布、圍裙等各種生活用品,實用又美觀,在當地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記憶。目前共培訓殘疾人學員200人次,幫助100多人實現兼職增收。
“永生花是由鮮花制作而成,且永不凋謝,讓花藝產品更為豐富。”鹿可花藝展臺負責人汪林介紹,殘疾人在制作永生花的過程中,能發揮基礎花藝知識和花束制作技巧,也是一項就業增收的有效技能,現在全市已培育50多名殘疾人花藝師。
全國殘疾人展能節每四年舉辦一屆,旨在通過殘疾人成就展覽,引導殘疾人就業潛能。本屆展能節共有47個展覽展示區,重慶已連續四次參展,今年參展規模為歷屆之最。
上游新聞記者 李舒
編輯:楊虹
責編:蔣艷
審核:吳忠蘭
關鍵詞: